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富貴佛

  富貴佛

  

  佛有「富貴」的嗎?其實,每尊佛都是富貴的。別忘了,佛是「福慧 兩足尊」,「福德」和「智慧」兩樣都圓滿、具足了,才能成佛。有福德 又有智慧的人,不富貴還有誰夠資格富貴?所以,以世間法來說,每尊佛 都是富貴佛。

  

  于是,我們可以看到:佛像的裝飾,無不富麗堂皇,臉要豐滿、身要 金裝,用以顯示佛的尊貴、富貴。

  

  把佛的富貴做有意義顯示的,莫如彌勒菩薩──未來佛所化身的布袋 和尚、在民間的成爲財神爺。

  

  布袋和尚爲何成爲「財神爺」呢?從什麼時候開始成爲財神爺?這都 有待考證。但我們不妨做這樣的推想──

  

  先想想布袋和尚的造形。佛教徒沒有見過布袋和尚的,一定少有,因 爲,只要去過佛寺,一定就能見到他。他坐在本師釋迦牟尼佛像前,光著 肚子。肚子大大圓圓的,頭也大大,嘴上笑嘻嘻,給人的感覺是多麼親切 、多麼歡喜。

  

  再來想想,世俗有句話說:「和氣生財」,這句話的含意是:要賺錢 、要發財,必須對人客氣、對人好,如此,人家才會把錢給你,你才能賺 到錢。所以,做生意講究的是「顧客第一」、「客人永遠是對的」。

  

  再進一步來想,做生意賺錢非常講究交際。爲什麼要交際呢?爲的是 要與客戶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在大家有交情、互相信任之下,才容易爭 取到生意。在這些前提之下,布袋和尚的一團和氣、開口常笑,就成爲商 人學習的對象了。

  

  于是,就有了生意人,把布袋和尚像放在店中的做法。其最初的用意 ,可能只是覺得布袋和尚笑嘻嘻,滿可愛的而已。後來,無形中,便受到 布袋和尚的影響,一看到他,自己也不覺微笑、心情愉快起來,連來店裏 的顧客看到也受影響,心情特別的好,買賣之間少有糾紛,生意變得好做 、賺了比以前多的錢。真想不到,布袋和尚竟能帶給人財富。那豈不是「 財神爺」?

  

  因此,在人們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以訛傳訛之下,布袋和尚就 搖身一變,成了財神爺;其造形也由手握一只大布袋,再加上一手托著金 元寶了。

  

  上述純屬推想,對或不對,非個人所知,必須加以考證。但布袋和尚 的成爲世人心中的財神爺,則是事實。

  

  最近到苗粟叁義選購佛像,只見家家佛像店,都擺著不少的布袋和尚 。而其造形,則屬財神爺的造形──一手握布袋、一手托著金元寶。想找 個手上沒有金元寶的布袋和尚,反而不易。可見財神爺的銷路必然不錯。

  

  世人把布袋和尚當成財神爺,自然有其迷信的成分,但布袋和尚像的 能帶予人財富,在道理上來講,卻也是事實。這不但符合布袋和尚──彌 勒佛的思想,也符合佛教的教理。

  

  可能有不少的佛教徒都認爲:信佛之人,要把金錢、財富看淡,不可 太重視錢財。對一個正在修行、想解脫生死煩惱的人而言,這種說法並沒 有錯。但我們要知道,這是一種方便對治。由于財富會令人心生貪染,從 而引生煩惱,甚至造業,佛教才要修行人加以排斥。可是,追究起來,問 題乃出在人們內心,並非財富有什麼不好。缺乏財富、過于貧窮,不也是 一種苦嗎?像非洲某些國家的人民,叁餐不繼、衣不蔽體,又豈是佛教所 樂見?

  

  所以,佛教並不排斥財富,佛是「福慧兩足尊」,有福德的人,自然 不會缺乏財富。于是,我們看到:依佛的慈悲、願力所成的淨土,在物質 上皆極盡豐富,一點也不貧窮。

  

  而信仰佛教、學佛修行,所得到的不僅是智慧上的解脫﹝不疑不惑﹞ 、內心上的解脫﹝煩惱消除﹞,還能解脫貧窮,得到物質上的富裕。這是 正信佛教徒、依教奉行所應有的結果,不足爲奇。

  

  爲什麼正信佛教徒能得到物質上的富裕呢?我們可以從前述布袋和尚 的、變成世人心中的財神爺當中找到答案。因爲,一個修行得好的人,就 如布袋和尚所顯示的,外形上和藹可親,內在則無貪瞋癡、少我見慢疑, 與人談話做事,講究信用、力求完美;再加以智慧上的深明事理,爲人處 事圓融。如此之人,不富貴誰還能富貴?

  

  所以,信仰佛教、學佛修行,從世人的觀點來看,是會帶來富貴的。 修行有成的佛,則更是大富大貴了。

  

  于是,我們回過頭來看彌勒菩薩的化身:布袋和尚的變形成爲財神爺 ,不也符合佛教的理想──人間淨土嗎?根據《彌勒大成佛經》所載:未 來彌勒下降成佛時的娑婆世界,已是一個淨土。那時世界上「無有怨賊劫 竊之患」「亦無衰惱,水火刀兵,及諸饑馑,毒害之難」,人人「智慧威 德,五欲衆具,快樂安穩。」

  

  諸佛的淨土,多數存在他方世界,對我們來說,猶如他國,缺乏實際 性,唯有未來彌勒佛的淨土,是我們的世界。他佛的淨土在于攝受衆生往 生其國,而遺棄此土;彌勒佛則不同,他要淨化此土、福樂衆生。等衆生 的善根、根性成熟,足堪度化,此土也成爲淨土了,他才來成佛,廣度衆 生解脫生死苦。

  

  爲了達成此理想,彌勒佛先化身布袋和尚,與衆生先結善緣。布袋和 尚笑嘻嘻、慈悲喜舍的造形,不覺爲世人帶來和氣生財的效果,而成爲財 神爺,因而達成了福樂衆生的理想。既能淨化內心,又能帶來財富,我們 不得不贊歎彌勒佛的殊勝方便,合掌恭敬稱念:「那摩當來下生彌勒佛! 」

  

  同時祝願:希望不僅彌勒佛及諸佛是富貴的,凡正信的佛教徒也都是 富貴的。信仰佛教不僅能得內心的淨化,也能帶來世間的福樂。讓人間早 日變成淨土,彌勒佛早日下降成佛,廣度衆生脫離苦海。

  

  ──本文引自《彌勒淨土修持錄》一書

✿ 继续阅读 ▪ 什麼是解脫?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