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叁)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毗舍離國猕猴池側重閣講堂。時。有衆多比丘晨朝著衣持缽。入毗舍離乞食
時。有年少比丘出家未久。不閑法.律。當乞食時。不知先後次第。余比丘見已而告之言。汝是年少。出家未久。未知法.律。莫越。莫重。前後失次而行乞食。長夜當得不饒益苦
年少比丘言。諸上座亦複越次。不隨前後。非獨我也。如是再叁。不能令止
衆多比丘乞食已。還精舍。舉衣缽。洗足已。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等晨朝著衣持缽。入毗舍離乞食。有一年少比丘。于此法.律出家未久。行乞食時不以次第。前後複重。諸比丘等再叁谏不受。而作是言。諸上座亦不次第。何故呵我。我等諸比丘叁呵不受。故來白世尊。唯願世尊爲除非法。哀愍故
佛告諸比丘。如空澤中有大湖水。有大龍象而居其中。拔諸藕根。洗去泥土。然後食之。食已。身體肥悅。多力多樂。以是因緣。常喜樂住。有異種族象。形體羸小。效彼龍象。拔其藕根。洗不能淨。合泥土食。食之不消。體不肥悅。轉轉羸弱。緣斯致死。或同死苦
如是。宿德比丘學道日久。不樂嬉戲。久修梵行。大師所歎。諸余明智修梵行者亦複加歎。是等比丘依止城邑聚落。晨朝著衣持缽。入城乞食。善護身口。善攝諸根。專心系念。能令彼人不信者信.信者不異。若得財利.衣被.飲食.床臥.湯藥。不染.不著.不貪.不嗜.不迷.不逐。見其過患。見其出離。然複食之。食已。身心悅澤。得色得力。以是因緣。常得安樂
彼年少比丘出家未久。未閑法.律。依諸長老。依止聚落。著衣持缽。入村乞食。不善護身。不守根門。不專系念。不能令彼不信者信.信者不變。若得財利.衣被.飲食.臥具.湯藥。染著貪逐。不見過患。不見出離。以嗜欲心食。不能令身悅澤。安隱快樂。緣斯食故。轉向于死。或同死苦。所言死者。謂舍戒還俗。失正法.正律。同死苦者。謂犯正法.律。不識罪相。不知除罪。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龍象拔藕根 水洗而食之
異族象效彼 合泥而取食
因雜泥食故 羸病遂至死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