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福報應—《佛說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
釋迦如來一日由迦毗羅衛國釋氏精舍,率領千二百五十大弟子,向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中去。
兩國交界處,有一大樹名尼拘類樹,樹身高大無比,全樹枝頭所結果子,甘芳適口,味甘于蜜。果熟自落,人民取食,能愈百病,精神重振。
如來坐彼樹下,時諸比丘自在遊步,取果嘗食。
如來便對賢者阿難道:「吾觀天地萬物,各有宿緣。」
阿難急至如來前,長跪作禮,問言:「天地萬物,有何宿緣?願求我佛宏慈,詳爲開示。」
如來即言:「善哉善哉!汝等靜聽,待吾宣說。吾今且就人類,約舉諸因。夫善人作福,譬如此樹,本種一核,生根發芽,徐徐長進,開花結實,收獲無限。」
1、人若豪貴,身負時望,萬人仰首者,從夙世敬禮諸佛,虔奉叁寶中來。
2、人如巨富,財寶無限,富敵侯王者,從夙世慷慨布施,樂善不倦中來。
3、人如長壽,身體康強,毫無病苦者,從夙生嚴修大戒,持齋戒殺中來。
4、人如品貌超越,性情溫和,令人生敬者,從夙生度量寬宏,忍辱不校中來。
5、人如樂修福慧,不憍不怯,始終不懈者,從夙生參求大道,勇猛精進中來。
6、人如氣度安詳,沈靜寡言善于審察,不輕舉動者,從夙生修習禅定,心不妄動中來。
7、人如開明特達,善解深法,贊歎妙義,開悟愚蒙,人聞其言,莫不向化者,從夙生修般若德,燃智慧炬中來。
8、人如發音清澈,當衆宣說,無不暢懷者,從夙生歌詠叁寶,勸善無厭中來。
9、人如氣體芳潔,不取人厭,終身無有疾厄者,從夙生積德累功,慈心愛物,百方救護中來。
阿難恭敬作禮,更向如來請問:『雲何爲慈?』
如來答言:『慈之種別,約舉有四:
一、慈愛衆生,如母愛子。
二、悲苦衆苦,欲令解脫。
叁、仁恕一切,心常歡喜。
四、護令衆生,一切不犯。』
如來又言:『阿難谛聽!』
1、爲人因何長大?以夙生恭敬人故。
2、爲人因何短小?以夙生輕慢人故。
3、爲人因何醜陋?以夙生瞋恚人故。
4、爲人因何無所智慧?以夙生不學問故。
5、爲人因何蠢愚?以夙世不教人故。
6、爲人因何喑啞?以夙生毀謗人故。
7、爲人因何聾盲?以夙世不喜聽受經法故。
8、爲人因何身爲奴仆?以夙世負債不償故。
9、爲人因何卑賤?以夙世不敬禮佛法僧叁寶故。
10、爲人因何醜黑?以夙世遮佛光明故。
11、爲人因何裸形族中?以夙世不穿法服,喜亵渎塔寺精舍故。
12、爲人因何生馬蹄類中?以夙世喜著屐佛前行故。
13、爲人因何生穿胸族中?以夙世布施作福,生悔惜心故。
14、爲人因何生鹿獐兔類中?以夙世喜驚怖人故。
15、爲人因何生蛇蛤等淫賤物中?以夙世調戲人故。
16、爲人因何生諸瘡,醫藥難瘥?以夙世喜打衆生不以理故。
17、爲人因何令人一見歡喜?以夙世見人歡喜故。
18、爲人因何令人一見不歡喜?以夙世見人不歡喜故。
19、爲人因何系閉牢獄,杻械加身?以夙世曾籠系衆生,一時剝奪衆生自由故。
20、爲人因何缺唇?以夙世釣魚,魚缺口故。
如來重複告阿難言:
1、人若聞好言善語,心不樂聞,掉彼兩舌,惑亂人心,阻擾他人聽受經法者,後墮狂吠犬中。
2、人若聞說法語,心不受納,不知依法起修者,後墮長耳驢馬之中。
3、人若悭貪獨食,不共饑人食者,後墮餓鬼道中。即使一旦出生,爲人貧窮饑餓,衣不蓋形,食不供口。
4、人若好食自用,惡食施人者,後生豬豚, 蜣螂之中。
5、人若喜橫取他人所有物者,後墮羊中,生剝其皮,償其夙罪。
6、人若心喜殺生者,後爲一切短命蟲,乍生即死。
7、人若甘心爲賊盜,慣于偷竊劫取人物者, 後墮奴婢牛馬之中,償其夙債。
8、人若作奸淫事,汙他人婦女者,死入地獄,鐵床銅柱,熾熱灼身,慘痛萬狀;從地獄出,常生下處,多墮雞鴨中。
9、人若喜作妄語,揚人惡事,死入地獄,烊銅灌口,拔舌牛犁,備受慘痛;出墮鸱枭鸲鹆鳥中,人聞其聲,莫不厭惡,咒令速滅。
10、人若喜飲諸酒,醉犯叁十六失者,死墮沸屎泥犁之內,出生墮人面獸中;後若爲人,心甚愚癡,生無所知。
11、人若夫婦不相和順,時相鬥诤,或至離異,後墮鸠鴿中。
12、人若貪取人力,自求省便者,後墮象中, 蠻力負重,以償力債。
13、人若身爲大武官員,無端侵害人民,人本無罪,錄名系縛,鞭打杖擊,強逼輸送, 稍不遂意,枷械系閉,毫不動心,令人訴告無地者,後墮地獄中,身受苦痛,數千億歲,罪畢乃出。更墮水牛中,貫穿其鼻,牽船挽車,大杖打撲 ,償其前罪。
如來又告阿難:
1、凡爲人不淨,不知羞醜者,從豬中來。
2、爲人悭貪,不能廉潔者,從狗中來。
3、爲人惡毒,心地陰險者,從毒蛇中來。
4、爲人講究美食,殺害生靈,毫無慈心者,從豺狼狸鷹中來。
5、爲人短命,或者胞胎傷墮,或則出世未幾而早命終,墮在叁塗,數千萬劫。
如來繼發悲哀之聲,言:『此輩受短命惡報衆生,生生世世,窮年累劫,無有出期。都爲夙生喜射獵,焚燒山澤,探巢破卵,施網捕魚,殺一切衆生,取其皮肉,以自供奉或謀財利。造此殺孽,故受此報。』
如來又告阿難:『凡作諸功德,皆應身爲,不得倩代。如倩人食,豈得自飽?若親自動作,行諸功德:虔誠齋戒,香花供養,合掌作禮,誦經諷咒,燃燈續明,實心布施等等均能得福。諸天聖衆,到處護佑,衆魔退避。懈怠之人,偷安茍且,作辍靡常。修持善行,無精進心,一朝患病,諸苦纏身,方欲修善,以求得福。諸天未降。衆魔競前,相與擾害,作諸怪變。終被黑業牽去,受苦永劫.以故真發心修道之善男子善女人,常當精進,不稍退墮。須知罪福隨身,如影隨形。播福因者,亦如尼拘類樹,本種一核,收獲良果,其數無限。施一得萬,功不虛棄。』
如來說畢,隨口說一偈雲:『賢者喜布施,天神暗贊揚。施一得萬倍,安樂壽命長。今日大布施,後福不可量。終能成佛道,度脫于十方。因緣合會誰爲親,五戒十善去貪瞋, 等視一切無差別,種種境界假非真。往來五道如輪轉,急自營救快離塵。經戒奉持作寶筏, 天地尚壞何況身!『如來複告阿難:『世人無知,生死肉眼,不知罪福。吾以道眼,照見無量劫來,乃至今身,罪福報應,猶觀掌中琉璃珠,內外明澈,不用疑揣。』
阿難整衣趨前,頂禮白佛雲:『此經當何名之?』如來答言:『此經名爲輪轉五道罪福報應。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諷誦宣傳,功德無量。當得禮侍賢劫千佛,奉侍供養,不墮叁塗八難之處,得戒定慧。』如來說此經已,五百比丘漏盡結解,七百比丘尼得須陀洹道,八百羅漢得菩薩道。是時樹下清信士萬二千人,清信女六千人,悉履道迹。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皆得阿那含道。諸天聖衆,聞此大法,異口同聲唱言:「善哉!」即起作禮,繞佛叁匝,歡喜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