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化之夜”聞梵音

  “淨化之夜”聞梵音

  聖凱法師

   一位在世間生活的凡夫僧,總是有許多習氣,對于音樂我生來細胞不多,五音不全,可是我很喜歡欣賞音樂。每當學習感到疲勞時,便打開錄音機,讓那流動、輕柔的旋律在小屋內飄蕩,于是心中便多了幾分感悟。在音樂中,我感悟著生命,體驗著生命的美麗。很多人都說宗教與音樂有很多相同之處,我想這是我喜歡音樂的原因吧!

  當我坐在人頭簇動的音樂廳中,靜靜地欣賞著自己每天都在唱誦的梵音,心中湧起陣陣感動,原來我們每天上殿念誦的梵呗竟是如此優美、動人,我第一次有這種體會。在這個文明的現代殿堂中,莫紮特、貝多芬等世界音樂大師的旋律仿佛還在大廳中回蕩,可是,演出具有悠久曆史的中國佛教音樂,畢竟是第一次。

  中國的傳統音樂,實際上包括民間音樂、文人音樂、宗教音樂和宮廷音樂。中國的佛教音樂,不但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中國古老文明中最具曆史價值與藝術性的文化遺産。它,典雅古樸,豐富多采,其中既有殿堂音樂的莊嚴神秘,又有民間法事音樂的清幽淡雅。許多聆聽過佛教音樂的人都有“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之感。

  人有時需要跳出自己的圈子,重新審視自己,也許才會明白自己。戒定真香,我們幾乎每天都在吟唱,可是當用平常的法器再加北方民間的一些樂器,莊嚴的旋律中流露出佛教徒對叁寶的虔誠,一個現代文明的音樂廳俨然成爲一個在做音聲佛事的道場。人,有時需要一點氛圍,它能激發一個的感情。

  漢傳佛教音樂中自然有出世與入世的內涵。出世,如清風明月,如林海松濤,閑雲野鶴,逍遙自在。這是輕塵不到的深山,沒有故事,沒有滄桑,所有生命中的糾紛、熱惱與無奈,都化爲一縷輕煙,悄悄地消逝在靜寂的長空中。所有法器流出的音符,無不給人以智慧的啓迪,使每個人都能領會到超越自我、超越時空、超越生死的泰然。

  入世,是一個覺悟者的悲情,“好將一點紅爐雪,散作人間照夜燈”,這是智者在悟到世間的真實相後,以入世的大悲再回頭告訴世人:“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道,汝應修。”管子流出的低吟,如花在傾訴,在傾訴著生命的悲情、入世的憂喜。

  雪域之音,自有雄偉與低沈處。其雄偉處,摧山蹈海;其低沈處,扣人心弘。以前,我只是仰信“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但是今天我是真正地體會到。經聲如波濤湧來湧去,浸淫其中,起落有致,不需言語,不必深思,心頭卻油然蕩漾著一股莫名的感動。大號奏出的高音,將我們帶進雪域高原,在悠悠的藍天白雲下,莊嚴與崇高的布達拉宮,一座座宮殿的頂部上的喇嘛靈塔、寶瓶、經幢等鎏金飾物在陽光下閃著金光。號子的聲音中充滿著無比的巍峨、雄偉、神聖、莊嚴,抒發著藏族同胞對佛的虔誠與尊崇。雖然,高原冰雪嚴寒,生活艱辛困苦,可是人們卻用堅定的信仰、頑強的意志、無與倫比的的毅力來支撐自己的生命,于是奏出無比雄壯的生命之歌。

  今夜,是一個淨化之夜,清幽、典雅的佛教音樂會讓浮躁、繁忙的現代人多多少少感受到一些難得的清淨與安適,甚至讓一些困惑、寂苦的心靈得到慰藉與升華。在大都會的音樂廳聽到古老、神秘的佛教音樂,用佛教的話來講,這是一種難得的緣分。

  安詳輕揚的梵呗終歸沈寂,曲終人散,但不散的是每一個人心中的梵音吧!在燈紅酒綠的繁華大街上,我的耳畔總是回響著悠揚的梵音,只覺得一種感動與莊嚴。這清幽、柔美的梵音讓我體會到一點人世間的真實、一點生命的歡喜,從此,它將伴我走過無盡的天涯。

✿ 继续阅读 ▪ 鑿井的啓示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