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叁世因果的特勝
印順法師
這個時代,大家都明白:人類正受到毀滅的威脅,到處是恐怖與迫害,人類的自由呼吸幾乎要被窒塞了!人間惡化到如此,到底爲了什麼?依佛法說,這主要是人類喪失了人生的意義,否定了自己的價值;大家都在空虛的、幻滅的心情中生活。這樣不是腐化,便是惡化;不是沈醉在金粉的愛欲裏,便是瘋狂在虐殺的仇恨裏。物欲的貪愛,人情的嫉恨,把我們這個世界帶向陰森森的死亡邊緣。
我說“人類喪失了人生的意義,否定了自己的價值”,這話是什麼意思?這點,我想作一番簡單的解說。人類對于自己,有叁種不同的看法,這就是一世論、二世論、叁世論。現在,唯物主義的一世論普遍地侵襲人心;人類大都著眼于物質界,以物質世界爲唯一的真實。他們覺得:人生不過是這麼一回事!生,不過是父母和合而生,純爲生理發育與交合的結果;死,只是生理組織的瓦解,從此等于沒有,人生在這個宇宙裏,不過如此。只認現在,否認生前,抹煞死後,一死就完結的人生觀,再也無從安身立命,陷入了極端空虛,無限的怅惘。人生碌碌,到底所爲何事?爲自己,自己不過如此;死了完了,有何意義?爲家庭、爲國家、爲世界,到底與自己有何關系?這樣,唯有專爲現在著想,一切爲自己利益著想。越有知識,越是欺詐,越是好話說盡,壞事做盡;年長一輩的,走向頹喪、功利的私欲;想像豐富而生命力旺盛的年青一輩,受著誘惑而走向瘋狂,走向重個人而輕全體、求目的而不擇手段、苛刻殘酷的世界。死了完了,抹煞個人的真意義,那是一世論的、唯物主義者的人生觀。有些自以爲是反唯物論的,而不知自己的人生觀與唯物論者一模一樣,都是死了完了的一世論。
說到二世論,那是多神教、一神教的一般看法。他們認爲:死了以後,還有未來。照中國舊有的思想說:人死爲鬼。有德有功的,升入神界;如作惡多端,或者子孫絕嗣,那就成爲“遊魂”了。但從宋明以來,非宗教的精神昂揚,知識界已十之八九變成庸俗的一世論。這種二世論,無論是不是迷信,在過去甚至現在,著實堅定了、鼓舞了人類的內心,使人類充滿遠景的光明,忍受當前的困難,而終于克服它;對于人格的、道德的進展,更有過非常的貢獻!不過,神教的二世論,現在是一天天地沒落了!因爲,二世論者大抵相信有一獨立的個靈,從生前到死後,像從甲室而進入乙室那樣。這種離開肉體的、離開身心的個靈或自我,是不能爲近代思想所接受的。如西方的一神教,只說從現在到未來──落地獄或生天國,而對現有生命的來源始終不能有完滿的說明。如說這是神的創造,依著神的意旨而來人間,這顯然與神的慈愛完全矛盾。因爲千千萬萬的人類,時刻不斷地在出生,而真能上天國的,究竟有多少?神如果是全知的,對于這種大量地走向地獄,不應該不知道!假使說:神給人以自由意志,神歡喜人類依自由意志來服從神,然而人類充滿了愚癡,真是小孩一樣;使無知的小孩們處在非常危險中,而歡喜能有一個兩個沖出險境,這是怎樣的殘酷!神是歡喜這樣的嗎?如果有神,神明知千千萬萬的人落入苦境,而依舊不斷地創造出來;如不是神的癡狂,便是殘酷!神教徒的二世論,越來越不能爲人類所信仰,內心陷于空虛,精神沒有寄托,這才落入唯物主義一世論的魔王境界。這便是近百年來世界文明沒落的重要因素!
叁世論者是印度宗教的特色,而佛教最爲究竟。人類與一切衆生,是無限生命的延續;不是神造的,也不是突然而有的,更不是一死完事的。這如流水一樣,激起層層波浪;生與死,只是某一階段、某一活動的現起與消散。依據這種叁世論的信念,便擺脫了神權的賞罰,而成爲自作自受的人生觀,肯定了人生的真意義。我們在前生,思想與行爲如向于自利利人的、善良而非邪惡的,今生才能感到福樂的善果。這樣,如今生而不再勉力向善,一死便會陷入黑暗的悲慘境遇。有了這叁世因果的信念,想起從前,能夠安命,決不怨天尤人;爲了未來,能夠奮發向上,決不懶惰放逸。安命而又能創命的人生觀,是叁世因果論的唯一優點。還有,從無限延續去看,享樂與受苦都是行善與作惡的結果;善行與惡行的因力是有限的,所以受苦與享樂並不永久如此,而只是生命曆程中的一個階段。任何悲慘的境遇,就是地獄,也不要失望;因爲惡業力盡,地獄衆生是要脫苦的。反之,任何福樂的境遇,哪怕是天國那樣,也不能自滿;因爲善業力消盡,還有墮落的一天。所以真正的叁世論者,在一切境遇中是充滿了希望,而又不斷地向上精進著;從自作自受而看到共作共受,每一家庭、每一國家,在曆史的延續中,也從來就符合這因果升沈的規律。
二世論的缺點,在叁世論中完全消除了。所以,唯有大家來接受叁世論的因果信念,成爲堅定的、共同的信念,才能從庸俗的、唯物論的、一世論的禍害中解脫出來!
摘自《因果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