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與一百零八(王亞黎)

  佛教與一百零八

  王亞黎 

   “一百零八”這一組數字與佛教有著不解之緣。據《鴻雪因緣圖》記載:素聞撞鍾之法,各有不同。何南雲:“前後叁十六,中發叁十六,共成一百零八聲。”京師雲:“緊十八、緩十八、六遍湊成一百八。”可見我國各地寺廟自古以來,撞鍾的節奏、韻律雖各有區別,但鍾聲均爲一百零八下,這是一條千古不變的定律。

   “一百零八”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與歲月有關。明代文人郎瑛《七修類稿》卷中說道“叩一百零八聲者,一歲之意也。蓋年有十二月、二十四氣、七十二候,正得此數。”這種說法是宋代以後的儒家思想滲入到佛學中的解釋。第二種說法是,佛教認爲人有一百零八種煩惱,敲一百零八下,人聽之後便可以排憂解愁。

   “一百零八”貫穿于佛教的日常生活和重要事物當中,念佛用的佛珠通常爲一百零八粒。所以說“一百零八”在佛教界已成爲一種象征。

   “一百零八”在我國發行的郵票和郵政用品中也有不凡表現。1988年9月23日發行YP字頭《甯夏風光》郵資名信片,其中一枚的圖案爲佛教一百零八塔。塔群依山勢從上到下,按一、叁、五、七奇數排列成十二行,位于最上端是一個形製特大,實心覆缽式的喇嘛塔,其余各塔形製相同形體較小。甯夏一百零八塔是我國佛塔建築中唯一總體布局爲叁角形的大型塔群。

   1997年12月22日發行中國古典名著《水浒》關門票小型張──梁山英雄排座次,重現了當年一百零八條好漢聚弟兄于梁山,結英雄于水泊,“忠義雙全,替天行道”的曆史畫卷。古典小說《水浒傳》第七十一回中有詩爲證:

   忠義英雄迥結臺,

   感通上帝亦奇哉!

   人間善惡皆招報,

   天眼何時不大開!

  摘自《正法眼》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