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業

  索甲仁波切 

   在佛陀成道的中夜時分,他獲得另一種知識,補充了他的輪回知識:業、因果的自然律。

   “我以清淨和超越肉眼的天眼,看到生命如何消失和重新形成。我看到高等和低等、光彩耀眼和微不足道的生命;我也看到每一個生命如何依據他的業,而獲得快樂或痛苦的輪回。”

   輪回背後的真理和驅動力,就是所謂的“業”,業常常被西方人徹底誤解爲命運或宿命;我們最好把它視爲主宰宇宙的因果律。業的字面意思是“行動”,業既是潛藏于行動的力量,也是吾人行動所帶來的結果。

   業有很多種:國際的業、國家的業、一個城市的業、個人的業。一切業都是錯綜複雜彼此相關著,只有覺悟者才能充分了解它們的複雜性。

   如果用簡單的話來說明,業又是什麼意思呢?它的意思是:不管我們以身、口、意做些什麼,都將産生相應的結果。每一個動作,即使是最細微的動作,都孕育著它的後果。上師們說過,就算是少量毒藥都可以致死,就算是小種子都可以長成大樹。誠如佛陀所說的:“不要忽視小惡;火花盡管再小,都會燒掉像山那麼高的幹草堆。”他又說:“不要忽視小善,以爲它們沒有什麼用;即使是小水滴,最後都可以注滿大容器。”業不像外物那般會枯萎,或永遠不起作用。它不會“被時間、火或水”毀滅。它的力量永遠不會消失,一直到它成熟爲止。

   雖然行動的後果可能還沒有成熟,但只要有適合的條件,它們終將成熟。我們通常都會忘記自己做了些什麼,往往在很久以後,我們才會受到果報,那時候我們無法將它們與原因聯想在一起。吉梅·林巴說,想象一只老鷹吧!它飛在高空上,並沒有投下影子,沒有任何征象顯示它就在天空上。突然間,它發現了獵物俯沖而下,猝然撲到地面。當它降落時,恐怖的影子就出現了。

   我們的行爲常常會延後呈現它的果報,甚至延到來世;我們無法指出哪一個因造成某一個果,因爲任何事件都是許多業成熟之後集合在一起的複雜結合體。因此,我們都會以爲事情是“偶然”發生在我們身上的,如果每一件事都很順利,我們就稱爲“好運”。

   除了業之外,還有什麼能夠如此滿意地解釋我們每一個人之間的極大差異呢?即使我們是出生在同一個家庭或國家,或類似的環境裏,我們還是有不同的性格,完全不同的事情發生在我們身上,我們有不同的天賦、傾向和命運。

   誠如佛陀所說的:“現在的你,是過去的你所造的;未來的你,是現在的你所造的。”蓮花生大士進一步說:“如果你想知道你的過去世,看一看你現在的情況;如果你想知道你的未來世,看看你目前的行爲。”

  摘自《西藏生死書》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