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中觀的秘密(彭措郎加堪布)

  中觀的秘密 

  ◎彭措郎加堪布

  隨生諸功德,常能正受住淨戒,勤行布施修悲心,並修安忍爲度生,善根回向大菩提,複能恭敬諸菩薩。

  一個具器之人,在聽聞了大乘空性的法義之後,自然就會毫不間斷地産生相應的智慧功德。盡管如此,他還是會非常精進嚴格地守持各種戒律。爲什麼?

  因爲緣起性空的智慧,是非同一般地難以遇到、難以證悟的;如果因爲戒律不清淨,因爲犯戒的惡果,導致自己墮落惡趣的話,空性證悟就會中斷。所以,爲了生生世世都能夠修行證悟空性的法義,就應當非常精進嚴格地守持戒律。而且,此時所持的戒律,也和前面所講的一樣,指的是菩薩的戒律,並非小乘比丘的戒律。

  同樣的道理,盡管通過嚴格守戒能夠得到人身,但是如果沒有了飲食、衣物等享用方面的助緣的話,空性的法義也難以修行證悟,因此爲了能夠生生世世修行空性,自然還需要好好修行布施,以保證未來修行順緣的圓滿具足。

  如果在修行空性的同時,沒有大悲心,那就和聲聞緣覺的修行沒有什麼兩樣了,未來也就不可能證得圓滿的佛果了;因此,爲了圓滿的佛果,在修行空性的同時,還需要針對一切的衆生而修行自己的大悲心。

  如果由于生氣等原因,導致自己轉生到了惡趣的話,因爲八無暇等原因,自己就不可能有機會修行正法了,就算是轉生到了人間,也會是非常醜陋,令人不喜的相貌,很難令善知識歡喜;所以,爲了能夠繼續很好地修行正法、修行空性的道理,也需要修行忍辱波羅密多。

  如果對于自己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等種種修行所取得的善根,沒有很好地進行回向的話,這就不是真正成就圓滿佛果的正因;所以,爲了能夠取得毫不間斷的善業功德,爲了能夠促進未來圓滿佛果的成就,還需要將自己上述的所有修行都進行回向;要爲了一切衆生都能夠證得圓滿的佛陀果位而回向,而不能爲了自己一個人的成就而回向。因爲真正的空性智慧的法義,只有住于六地及以上的大菩薩和佛陀才能夠真正地進行開示,所以,對于一切的大菩薩,都應該當成是自己的上師、自己的善知識一樣,恭敬地對待。

  凡斯種種,其實正是一個具有大乘空性智慧習氣的修行人,在學習了空性智慧法義之後逐漸具有的功德的表現。

  摘自《入中觀論講解》

✿ 继续阅读 ▪ 學佛是學會生活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