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輕舍一衆生
文華
大乘菩薩有最重要的一條戒律:不輕舍一衆生。爲什麼呢?因爲做到這樣的戒律,背後所蘊含的意義是極爲豐富的。
一個不輕舍一衆生的菩薩,必定是悲心無量,而只要悲心無量,這菩薩才會真正的利益衆生。衆生才會因他而得利。
就以不輕易被舍棄的一個衆生而言,如果有人一直在耐心地教導他、等候他、愛護他,不會因爲他的墮落而嫌棄他。這樣的衆生,多半是業力深重的衆生,很多的惡行惡事也是在業力纏牽的狀況下無明地去作。所以從這一層面來看,這樣的人其實是極爲可憐。既然可憐,當然就需要別人的關愛與同情,甚至可以說他所需要的關愛與同情比別人多,如果一個菩薩忽略這一點而予以舍棄,那麼,這樣業力深重的人就再也難以上升了,勢必隨著強大的下墜的力量,越陷越深,難以自拔。所以不輕舍一衆生的背後,就是佛法最精義之處---大慈大悲;而只有擁有了無量的大慈大悲,一個菩薩才能稱其爲菩薩,否則不能叫做真菩薩。
因此,不論衆生多麼傷一個菩薩的心,也不論一個衆生多麼的看起來無藥可救,只要他還有一點點希望、一點點可以教導、一點點福報、一點點功德……一個悲天愍人的菩薩,都會伸出慈悲的手,予以救度;作衆生的依靠,引領衆生離開無邊的黑暗,迎向燦爛的光明。
摘自《金色蓮花》第8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