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內在美(金明法師 )

  內在美

  金明法師

  愛美是人類的天性,小孩看到美麗的花兒也會在小小的心靈中生起喜愛。但是,隨著人類智力的提高,美也由外表而深入內在。一個人長得五官端正,儀表不俗,男人爲英俊,女子則被稱爲美麗、漂亮。然而,這種外表的美雖能得到人家的喜悅,卻不足以表示萬物之靈的人類特征;人類的特征是什麼?就是德勝:人類的內在美就是內心的德性;德性是指他(她)的慈和、誠懇、謙虛、忍讓、寬厚等等的品行。一個人光有外表美而缺少了這些德性的內在美,實在是美中不足。那麼,如果具備了內在美,外表長得不美,他(她)雖然給人初步接觸時的感覺不很喜愛,但是了解了他(她)的個性以後,仍然是可以得到人家的尊重的。   

  中國春秋時代,秦國有個聰明的人名叫陽子,有一次,陽子到宋國去,住在一間旅店裏,這旅店的頭家有兩個太太,一個長得非常漂亮,另一個卻生得很醜陋。漂亮的女子,人家都喜歡她、敬重她;而那些醜樣的女人,人家總是不喜歡她、看輕她的;可這旅店頭家的兩個太太卻恰恰相反,生得醜陋的太太,店裏許多夥計很敬重她,而長得漂亮的太太,每個夥計反而輕視她,不喜歡跟她說話。   

  陽子看到這樣,覺得很奇怪,就找旅店裏的一個夥計問他道:“你們那個頭家娘長得那麼美,爲什麼你們不跟她說話?”男夥計說:“美有什麼用?她因爲容貌生得漂亮,就感到驕做,自己以爲很了不起,什麼人都不放在她的眼裏;因爲這樣,我們每個人都討厭她,日子久了,每個人都看不起她,不喜歡跟她說話了。”

  陽子聽了覺得很有興趣,再問他道:“那麼,那個醜的呢?”

  “她呀,的確是個好人!”男夥計豎起大拇指說:“因爲她的外貌不揚,起初我們有點討厭她,後來看到她爲人慈和、誠懇、謙虛、寬厚,處處照顧到人家,每個人都改變了觀念,喜歡和她接近說話了;日子一久,我們只覺得她是一個好人,和藹可親,不知道她的醜陋在那裏,因爲這樣,大家都敬重她。”

  “啊!原來是這樣的。”陽子明白了。

  這則故事說明人的內在美實在是比外表美重要;如果你具備了內在美,即使你的外表不很美的,“還是能夠得到人家的喜愛與敬重。”

  但是,在現實社會,大家都把外表美看得很重要,而忽略了人類德性的內在美;大家都講究打扮、化妝,怎樣把鼻子弄高,把眉睫毛弄長,想盡辦法把臉兒美化,于是,美容業便應運而興了。可是大家要知道,人的外表美是靠不住的。

  從前印度有個地方,很多人信仰文殊菩薩,想塑一尊文殊菩薩的像來拜,但是不知道文殊菩薩的相貌是怎麼樣的。後來有人建議說文殊菩薩是一位很有智慧的青年,相貌莊嚴,我們找個最英俊的青年做模樣,塑一尊像來拜就可以了,大家都贊成;于是,有一位英俊的青年被選來做模特;像塑好,這位青年得了一筆數目可觀的賞金,好像中了彩票一般,歡天喜地回去了。

  過了兩叁年,離那地方不遠的另一個鄉村,有一班人信夜叉鬼,他們說夜叉鬼是保護神,要塑一尊夜叉鬼的像來拜,也不知道夜叉鬼是什麼樣子,後來有人建議說夜叉鬼屬于鬼類,鬼的樣子一定是很醜的,我們可以從監牢裏找個最醜的犯人,照樣塑個像來拜就可以了,大家也都贊成;于是,從監牢裏找一個最醜陋的犯人來做模樣,塑夜叉鬼的像;像塑好了,主事的人也送一筆賞金給犯人,那裏知道這個犯人看到了賞金,竟然大哭起來!大家覺得奇怪,問他爲什麼哭,犯人說:

  “兩叁年前,我是一位最英俊的青年,曾經被選爲塑文殊菩薩像的模樣,得了一筆數目可觀的賞金;我有了錢,就整天尋花問柳,賭博喝酒,染到了一身壞習慣;到了那些錢用光了,謀生無能,只好去做小偷。俗語說上得山多終遇虎。有一次偷東西失手,被抓去坐監牢;在監牢裏受盡折磨,昔日的英俊也就漸漸地喪失了,現在竟被你們選爲夜叉鬼的模樣。金錢害得我好苦呀!今天我看到賞金,便想起我的以前,使我感到懊悔,感到慚愧!”

  摘自《奉化佛教通訊》2000年第10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