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法的顯著特點(達西)

  法的顯著特點 

  達西

  沒有愚昧黑暗的角落,沒有神秘混亂的思想,沒有煙霧彌漫的秘密室,沒有“秘密的教義”。佛陀的教誨中,沒有隱藏的內容。公開如光天化日一樣明白,如水晶一樣清楚。“佛陀所說法—毗奈耶,是敞開時放光,而非覆蓋時放光。正如日、月是敞開時放光,而非覆蓋時放光一樣”。(《增支部》第1卷)

  佛陀不贊成那些自稱有秘密教義的人,他說:“秘密就是虛僞教義的標志。”佛陀對阿難長老說:

  阿難!我說之法,無顯密之分。因爲在法方面,阿難!如來未如握拳之師,對弟子隱蔽某種重要知識。

  世上有佛,是極爲稀有之事,但在人類曆史上,並非異想天開。佛陀不會只爲自己保留最高知識。從佛教的觀點看,這種自私的思想是可笑又可惡的。對佛陀來說,這是完全不可想象的。佛陀被大慈大悲之心所驅使,說法時,不保留人類從生死輪回枷鎖得解脫的任何重要的東西。

  佛陀的教導對一切用眼、用心理解的人,始終是公開的。佛陀從不使用槍口或刺刀來強迫任何人。在佛教徒中,根本就不知道有強迫別人改變信仰的事,而且那也是佛陀所厭惡的行爲。

  關于佛陀的慈悲教義,菲爾丁·霍爾在《人的靈魂》中寫道:

  佛教不能有戰爭。沒有被強奪的國象對佛教徒的威力提供過證明;沒有謀殺者把鮮血倒在他們的爐石上,以他(佛)的名義來屠殺;沒有墮落的女人向上天咒罵過他的名字。他和他的信仰者是清潔的,沒有血迹。他是偉大的和平、慈愛、施舍、同情的說教人。他的教義是那麼清楚,永遠不能被誤解。

  佛陀向弟子們說法時,不分彼此,一視同仁,沒有特別選定他喜愛的弟子。他的弟子都是阿羅漢,無欲,都斷了流轉生死的煩惱,都一樣圓滿清淨。但是其中也有突出的人物,精通各種不同的知識和修持,以及他們的精神天賦,獲得了不同的地位。然而佛陀從不偏愛誰。例如憂波離,出生于理發匠種姓,被尊爲持戒第一,許多貴族和武士階級出身的阿羅漢都歡喜他。舍利弗和大目犍連都出身于婆羅門,由于他們過去中的長期誓願,成爲佛陀的上首弟子。前者智慧第一,後者神通第一。

  佛陀不希望弟子們對他及其教義盲目服從和信仰。他經常主張要鑒別,要考察,要明智地詢問:他在一部經中答複提問的加羅摩人時毫不含糊地建議有批判地進行調查。正確地說,這部經被稱爲自由思想的第一部憲章。

  對任何東西都相信,不是佛教的精神。所以我們發現佛陀與弟子之間有這樣的對話:

  “現在,若知此,並保留此,汝等是否會說“我等尊師,由是我等尊重師之教導”

  ”

  “不,世尊。”“衆弟子!

  汝等肯定之事,是否只是汝等承認,見到與掌握之事

  ”

  “是,世尊。”(《中部》第1卷)

  佛陀面對事實,拒絕承認或服從任何與真理不符合的東西。他不希望我們不加區別、沒有理由,就承認任何東西。他要我們如實理解諸法,作出必要的努力,用憶念求得自己的解脫。佛陀說:

  汝當自努力,如來唯說者。

  汝自奮發起,專心于佛言,

  擺脫死亡軍,如家掀蘆頂。

  (《相應部》第1卷)

  在世界史上是佛陀第一次教導說:解脫應獨立于拯救者之外去尋求,不管這個拯救者是人還是神。

  由別人來提升一個人從低到高、最後拯救他,此種思想使人懶惰、脆弱、因循和愚昧,降低一個人,掩蓋有德而高貴者的每一點火花。

  佛陀勸勉其弟子依靠自己。別人可能間接地幫助我們一點忙,但是痛苦的解脫必須依靠每個人自己的修持來完成。

  摘自《法音》2011年第5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