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腦的鼠標——念

  大腦的鼠標——念

  劉先和

  有電腦常識或者用過電腦的人都知道,電腦有個鼠標,鼠標是電腦運用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部件。一部電腦,若是沒有鼠標就無法工作。即使是一個從不會使用電腦的人,只要學會用鼠標作點擊,即可如意地搜索到所要搜索到的東西,如此可知鼠標在電腦操作中的重要性。我想:電腦之所以有個“腦”字,就是因爲他與人腦有相似之處。電腦有鼠標,那麼人腦呢,是不是也有個鼠標呢?人腦的鼠標是什麼呢?它又藏匿在哪裏呢?

   認真一思索,電腦與人腦確有許多相似之處,人腦不僅應有鼠標,而且還有內存,且內存容量還特別大、無限之大,大得無法用語言來表達,也無法用數字來說明。人腦內存所存的東西可多了,依其性質分,有善的,有惡的,有非善非惡的。人腦內存中的這些東西是如何裝進去的呢?是如何儲存的呢?佛學在揭示了生命運動的奧秘之後,告知了我們大腦運作的這個秘密。即佛學視“心”爲生命的本體、自性,人的一切活動皆是心的功能的外現。佛學將心的功能通稱爲“識”,識依其功能劃分共有八個。當心通過眼、耳、鼻、舌、身、意分別起作用的時候,心的功能就分別有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作爲第六識的意識是前五識的指揮機關,指揮眼、耳、鼻、舌、身的活動。而第六識又受第七識的控製,第七識居第六識(意識)之後,主管思維,並指揮著第六識。人腦的核心是八識,這第八識是專管儲存的。第八識的儲藏功能又不斷地提供著業,維系著生命的運轉。第八識的儲藏功能如同一部電腦一樣,將人的所作所爲,特別是有意識的一切行爲,全儲存于其中,而且使同類相疊,逐步累積而形成一定的量,待時機成熟放出來形成一股力量,這就是佛學中所說的業力。業力具有不可思議的牽引力,主宰著人的一切行爲。人腦的結構和功能大致就是這個原理。那麼人腦的鼠標又是什麼呢?

  從佛學揭示生命活動的這一原理,我們不難得知“念”就是大腦的鼠標。爲什麼呢?人生活在世間,對什麼人,或者對什麼事物,或者對某種現象,只要一住相,或者換一個通俗說法,就是只要一上心,念頭一起,就如同是點擊了儲存鍵,也就已將此物、此人或此現象,儲存在了人腦的內存之中。有的時候同伴們在一起回憶往事,同樣是大家都經曆過的事,有的人記得到,而且時間地點以及當時的情境都是那麼的清楚,然而有的當時同樣在場的人,卻一點也記不得了,甚至于一點印象都沒有。原因在哪裏,就是因爲當初有的人對此生念上心,也既儲存了,有的人未生念未上心,也就未儲存。凡是儲存了的,只需一點擊,或文字、或影象、隨時可以顯現出來。未儲存的自然就點擊不出來。這說明人腦的鼠標就是念,只要念頭一起,人腦內存的東西立即出現,有什麼念,就會出現什麼境像,一點也不會亂。念頭不斷,境像也就不斷。念頭一個接著一個,境像也就一個接著一個。在現實生活中還有我們還有這種感覺,只要一起念,想親人親人即刻在腦中現相,想北京腦中即有北京相,那速度、那靈敏程度恐怕是任何電腦的速度都無法比。由此可見念是一個反應極爲敏感的人腦鼠標,只要一生念,人腦內存的東西即刻會出現。有的人坐禅,外體好像很是安靜,一動也不動。其實內心一點也不安甯,像趕集一樣,車水馬龍,人來人往,忙過不停。原因在哪裏,就是心念不止。念不止就如同是不停地點擊鼠標,由此境像就不斷出現,坐上一天半天,全在境中打轉,忙來忙去好不累人,坐也白坐,禅也空禅。如此看來學佛修持重在守住自己的心念,在控製住自己的心念。只要念這個鼠標不亂動修持就會得力,由此使我想起一代偉人惠能大師。禅宗六祖惠能大師不懂電腦,但他卻極懂人腦,他所創建的禅宗頓悟法門,就是立“無念爲宗,無相爲體,無住爲本。”(《六祖壇經》下同)。這“叁無”之中,無念爲首。何爲無念,惠能說:“于諸境上,心不染,曰無念。于自念上,常離諸境,不于境上生心。”何爲無相,惠能說:“外離一切相,名爲無相。能離一切相,則法體清淨。”何爲無住,惠能說:“無住者,人之本性。”從惠能大師揭示人腦的運作結構看,他操作人腦比我們操作電腦要自如得多,算得上是一位人腦高手。若是能做到惠能大師所說的這“叁無”,我們就成佛了。我們知道,無住是人之本體,是清淨之體,是人之本性,是佛性。一則我們親證到這個本體,我們就是見到佛;二者若是想要這個本體不受汙染,就是要做到于相而離相,于念而無念。若是做不到這一點,于相住相,于念生念,等于我們就已將眼、耳、鼻、舌、身、意所致的見、聞、覺、知全儲存在腦中,如此我們的人腦中就會因裝進這些東西而占據內存,也即是人腦就不清淨,而且這些被儲存的東西多了,隨時會因念的點擊而湧出來,使我們不得安甯。如此,又如何能識得本體自性,又何以能成佛。難怪惠能大師要說:“憎愛不關心,長伸兩腳臥。”這裏的不關心,就是不住相,不生念,以保持本體清淨無住。然而,我們平常人卻做不到,有情有愛,見境生心,攀緣不止,愛憎分明,喜怒哀樂處處用心,時時生念。如此就只好是衆生一個。人的許多所謂聰明之處,恰是無明之處,障道之處。

  我如此依電腦之理說了一大半天,似乎與學佛修持沒有什麼關聯,其實不然。我們由此知道人腦的內存,以及人腦的鼠標,對于如何控製人腦中的內存和人腦中的鼠標,就會有主動權,就會逐步學會撐握鼠標的使用。學佛說到底,就是做一個自由人,一個有真正自由的人,其實就是一個有覺悟的人,一個有大智大慧的人。衆生與佛的差別,佛是覺者,衆生是迷者。佛是自由,了脫生死。衆生無自由,說生就得生,說死就得死。

  電腦由人腦而來,電腦只不過是人腦的一個産品,電腦與人腦相比較,電腦恐怕只能算是小兒科。無論是其結構的複雜性,還是其操作的靈敏度,電腦都遠遠不及。知曉心念是人腦的鼠標這對于學佛修持是極其重要的,因爲知道這個理之後就學會控製他,不要亂點擊。即便是有時習力太重、慣性太大管不住,將人腦中儲存的東西點擊出來了,也很快就將此刪除掉,不受其幹擾。如何是刪除,放下就是刪除。不受境像所牽,不爲念所引,就是刪除。刪除多了人腦就清淨,內存清淨了心念就少。懂電腦的人,會控製電腦的人,若是能如是控製人腦,學佛必定有成果。

  我以電腦如是說學佛修持,不知對當世學佛的青年人,對熟悉電腦的學佛人是否有些借鑒作用。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