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兩件大事

  兩件大事

  《金剛經》是一部在中華大地教內教外流傳最廣、影響最深的佛經,其原因正如經中所說: “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法皆從此經出。”

  許多讀這部經的人對此産生疑問:無量無數的佛及佛法八萬四千法門怎麼都由此經而出

  此經哪來的如此功能

  也正是緣于衆生根器有異,故釋迦牟尼佛指出: “如來爲發大乘者說,爲發最上乘者說。”並說:“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诳語者,不異語者。”

  筆者學佛二十年,主學《金剛經》,日日結跏跌坐、心誦《金剛經》,自感此經濃縮了釋迦牟尼佛數十年的教說,是佛學全部義理的精髓。

  釋迦牟尼佛的一生是求法、證法、弘法的一生,他數十年弘法所說被彙集成叁藏十二部,他的證法是向一切衆生演示成爲一位覺者的事實和實踐。筆者感受,釋迦牟尼一生弘法說的是兩件大事:一是將世界真相告訴我們;二是指示通達真相的途徑。 《金剛經》最爲集中地體現了佛的旨意。這就是該經在教內教外流傳最廣、影響最深的根源,也是該經與衆生不可思議的佛緣。

  世界的真相是什麼呢

   《金剛經》告訴叁個要點:

  一是世界是一合相。佛學從本質上認識世界,透視一切物質與現象的成、住、壞、空。佛學認爲一切事物與現象都沒有屬于其自身永遠不變的本體,都是因緣和合而成。經中說: “如來所說二千大幹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

  若世界實有者,即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佛學對世界本質有極透徹的認識。

  二是一切相皆是虛妄。我們生活在一個物質世界,一切受用都被我們看成是實有的。由此我們便在這物欲的世界中不斷地攀附,受色相所牽引,造下無以數說的業,這是衆生始終陷入六道輪回不能自拔的根結。佛學將世界所有相分爲兩種:即色相與空相。並指出色相與空相都是虛妄。佛在經中說: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叁是世界本體如如不動。對于世界的本體,佛學裏叫法很多,比如:真如、實相、心、本性等等,都是方便而說。世界的一切都來自于這個本體,是這個本體的變現,故有“叁界唯心”之說。

  如何通達這本體呢

   《金剛經》告訴叁個要點:

  一是受持讀誦此經。因爲經中告訴我們受持讀誦此經,無論是“滿叁千大幹世界七寶,以用布施”, “以七寶滿爾所恒河沙數叁千大幹世界,以用布施”,還是“以恒河沙等生命布施”, “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複以恒河沙等到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等等,其功德都無法與之相比。 “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二是發大願。因爲願力是學佛修持的最大動力。依《金剛經》修持就要發菩薩願,什麼是菩薩願

  經中說: “所有一切衆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人無余湟盤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衆生,實無衆生得滅度者。何以故

  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 衆生相相,壽者相 即非菩薩、”

  叁足尢所住而生其心。學佛人郡想成佛,然而不少學佛人是用色相去見,以音聲去求,凡求都是向外,如此學佛是將自己與佛隔離開宋,這是二。佛法是不二法門,什麼是不二

   《六祖壇經》說: “一切即一,一即一切”。 《金剛經》指出: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那麼如何才能親證世界,生命的真相呢

  經中說: “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大師就是聽此“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大悟佛法。他在後來傳法時說過: “自性迷即是衆生。自性覺即是佛。慈悲即是觀音。喜舍名爲勢至。能淨即釋迦。平直即彌陀。”(《六祖壇經》下同)。 “本性是佛,離性無別佛”。

  時值今日,有緣讀《金剛經》的人與日俱增,這是當世殊勝因緣。我們理應深解經義,正確認識世界、認識生命,解脫生命,成爲一位覺者。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