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無量壽經白話淺釋 十九 道場寶樹

  (十九) 道場寶樹

  又無量壽佛,其道場樹,高四百萬裏。其本周圍五千由旬。枝葉四布二十萬裏。一切衆寶自然合成。

   (這是介紹道場樹的體量)

   又極樂世界無量壽佛的道場旁邊,有一棵菩提樹,高達400萬裏,其樹身的圓周,就有5千由旬,枝葉向四方伸展的範圍也有20萬裏。它是由一切寶物自然合成的。

  附記:這是本願中第28“見道場樹願”的功德所成就的。

  以月光摩尼持海輪寶衆寶之王③,而莊嚴之。周匝條間④,垂寶璎珞⑤,百千萬色,種種異變⑥,無量光炎⑦,照曜無極⑧。珍妙寶網,羅覆其上,一切莊嚴,隨應而現⑨。

   (這是說以各種摩尼寶珠莊嚴道場樹)

   樹上有衆寶之王的月光摩尼珠,和各種的摩尼寶珠作莊嚴,遍懸于菩提樹的枝條之間。這些寶珠,放出百千萬種的光明和顔色,互相輝映,變化無窮,而且它的光色,照耀的範圍很廣,無有極限。樹的上空還彌覆著由金縷珍珠百千雜寶所結成的羅網,其一切的美好莊嚴,可以隨著衆生的意念而自然應現。

  附記:月光摩尼珠,就是月精摩尼珠。《千手經》說:“月精摩尼珠,執持大海水輪之寶,令海潮不失時,海水不增減。”所以這裏說“持海輪寶,衆寶之王。”

  微風徐動⑩,吹諸寶樹,演出無量妙法音聲,其聲流布,遍諸佛國

   (這是說寶樹的功用)

   微風徐徐吹來,掀動諸行樹及道場樹上的枝葉,發出演說無量妙法的音聲,其音流傳散布,無遠弗屆,傳遍諸佛國土。

  附記:既然極樂世界的寶樹“其聲流布,徧諸佛國”,爲何我們一點也聽不到呢?佛經所說,肯定不假,問題是我們的心識癡迷暗昧,聽不出來罷了。正如許多人一生遊山玩水,毫無所得,但在有道之士,一聽水聲,或看山色,豁然發現,溪聲盡是廣長舌 ,山色無非清淨身。我們聽不到寶樹所演放的妙音,其理即在此。

  ◎注釋

  ①其本 指樹的主幹。

  ②月光摩尼 又名月精摩尼珠,此珠光明如月之清涼,故名“月光摩尼”。“摩尼”華譯爲如意寶。

  ③衆寶之王 指摩尼寶珠。

  ④周帀條間 “周帀”完密的意思,“條間”是指樹枝與枝梢之間。即遍懸于樹之枝條之間。

  ⑤璎珞 用珠寶編綴而成之裝飾品。

  ⑥異變 更異、改變。

  ⑦光炎 光明。

  ⑧無極 無有極限。

  ⑨隨應而現 隨人之意念而應現。

  ⑩徐動 慢慢地吹動。

  聞其音者,得深法忍①,住不退轉②,至成佛道,耳根清徹③,不遭苦患。目睹其色,鼻知其香,口嘗其味,身觸其光,心以法緣,皆得甚深法忍,住不退轉,至成佛道,六根清徹,無諸惱患。

   (這是說六根接觸寶樹即能獲益)

   十方衆生,如果有緣聞到寶樹所發出來的妙音,立刻就能獲得地上大菩薩所證得的叁種忍法(音響忍、柔順忍、無生法忍),和住于叁種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之中,一直到他成佛,耳根都很清徹,沒有任何的苦惱和災患。同樣的,如果有緣眼見寶樹之顔色,鼻嗅到它散發的芳香,舌嘗到其果實的美味,身體接觸到它的光明,以及心憶念寶樹的種種功德,全都能夠獲得叁種的忍法,和住于叁種的不退之中,一直到他成佛,六根清徹,永斷一切的煩惱和憂患。

  附記:在娑婆世界,如果我們讓我們的六根去緣六塵,肯定起惑造業,因業受苦,大搞六道輪回之業;但在極樂世界,若以同樣的六根,去緣極樂世界的六塵,不但不會有惑業苦,還會獲得“六根清徹,無諸惱患”那種相當于地前十回向菩薩的功夫,太不可思議了!爲什麼會這樣呢?因爲極樂世界的一切萬物,都是往生者的淨業和十善功德所成就的勝妙依報,同時也是彌陀本願所成就的無漏六塵,所以才能令我們染汙的六根,即轉爲無漏清淨的六根。六根一清淨,超凡入聖可期,成佛作祖亦指日可待,這就是往生極樂世界的絕大好處!

  阿難!若彼國土天人,見此樹者,得叁法忍,一者音響忍④,二者柔順忍⑤,叁者無生法忍⑥。此皆無量壽佛威神力故,本願力故,滿足願故,明了願故,堅固願(11)故,究竟願(12)

   (這是說得忍的因由)

   阿難!極樂世界的衆生,爲什麼一見到寶樹和其花果,立刻就能獲得音響忍、柔順忍和無生法忍呢?這都是無量壽佛的威神力、本願力,和滿足願、明了願、堅固願、究竟願之所成就的。

  附記:道場寶樹,乃本願中第27“所須嚴淨願”,第28“見道場樹願”和第32“國土嚴飾願”所成就的。至于能得六根清淨和叁種忍,那完全是佛之本願爲因,道場寶樹爲緣,因緣具足,才會如此。

  ◎注釋

  ①得深法忍 這裏是指獲得甚深微妙之音響忍、柔順忍和無生忍叁種忍法。

  ②住不退轉 安住在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之叁不退上。

  ③清徹 很清淨明徹。

  ④音響忍 聞法悟道,知一切法不實,如空谷回響,有而非有,名“音響忍”。這是大乘菩薩初地至叁地的境界。

  ⑤柔順忍 對順境不起歡喜心,對逆境不起瞋恚心,尤其對諸法空有不二的實相,道理很信順,叫做“柔順忍”。這是四、五、六地菩薩的境界。

  ⑥無生忍 以真實的智慧,安住在不生不滅(不生即非有,不滅即非空)的事實真相中。這是七、八地菩薩的境界。

  ⑦威神力 指無量壽佛威德神通之力。

  ⑧本願力 指無量壽佛因地所發48大願之威神力。

  ⑨滿足願 48大願皆得圓滿之力。

  ⑩明了願 指無量壽佛的願都是智慧所成就的。“明”即指智慧。

  (11)堅固願 指無量壽佛堅固不變的願力。

  (12)究竟願 幫助一切衆生畢竟成佛之大願。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