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僧
淨慧
僧分爲聖賢僧和凡夫僧。
佛在世的時侯,也說我在僧數,佛也是僧團的一員。僧最根本的意義是什麼呢
是謂有戒才有僧,包括我們四衆弟子亦如是,有戒才有四衆弟子,沒有戒,佛弟子這個詞不存在。當然,我們作爲四衆弟子來說,每一衆戒律各不相同,每一衆只要是把你本所受戒保持清淨,就算是如法弟子。
什麼是本所受戒呢
比如說,我們皈依了叁寶,叁寶就是戒。那麼我們皈依佛竟,甯舍身命,誓不皈依邪門外道,守這一條,這一條就是戒;皈依法竟,甯舍身命,誓不皈依外道典籍,這也是戒;皈依僧竟,甯舍身命,誓不皈依外道邪衆,這也是戒。能夠嚴守叁皈,作爲在家佛弟子,也算是清淨弟子。如果說在家弟子又受了五戒,保持五戒的清淨;受了菩薩戒,保持菩薩戒的清淨。各位出家的二衆,亦複如是,都要保持本所受戒的清淨,那就算是佛弟子。
這裏所說的念僧,主要是指聖賢僧和持戒清淨的福田僧。
作爲福田僧,有五個條件:1、戒衆具足;2、禅定衆具足;3、智慧衆具足;4、解脫衆具足;5、解脫知見衆具足。
我過去曾給大家講過,所謂戒衆具足,住戒不傾動。持戒清淨就好象我們的身體坐在這裏如如不動,所以住戒不傾動,坐在這裏穩當。禅定比作什麼呢
引禅定弓,坐在這裏,手持一把弓。智慧是什麼呢
智慧是一支箭。持禅定弓,放智慧箭。智慧箭做什麼呢
破煩惱魔得解脫。然後,在解脫中出生智慧,那就是解脫知見。這又叫五分法身,即戒、禅定、智慧、解脫、解脫知見。
作爲僧寶,他一定要具足這五個方面。
作爲在家居士怎麼辦呢
也一樣,也要持本所受戒,清淨無染,戒身具足,然後引禅定弓,放智慧箭,破煩惱魔,得解脫,于解脫中獲得智慧。
佛弟子衆的一切根本功德住處,就是有戒就有一切功德。無戒一切功德沒有寄存的地方,沒有修戒,一切功德無從談起。
在《大智度論》上有個比喻,說持戒、禅定、智慧,這叁樣是我們的財富,解脫、解脫知見就是勢力,有力量。有財富才有力量,沒有財富就沒有力量。說一個人有法力,有法才有力,法力無邊,有法而産生的力量。法是什麼呢
就是戒、定、慧,那是法,那是財富,解脫、解脫知見,那是力量,那是勢力。
僧又叫福田僧,我們怎麼樣來耕種這塊福田呢
要以智慧犁,耕出結使。什麼叫結使呢
結就是纏繞,我們的心裏不快活,我們的疙瘩解不開;使是一種趨動,現在我們常講利益的趨動,我們在叁界當中不能出離,就是煩惱在趨動我們。我們要以智慧犁耕出結使,以四無量心磨治調柔,諸檀越播下信施種子,澆灌清淨心水,結出今世、後世叁乘聖果。
摘自《禅》200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