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侍親如佛

  侍親如佛 

  若水

  孝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佛教的基本內容之一。佛在《觀無量壽經》中講到淨業叁福時,首先勸佛弟子要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在這裏,佛也是把孝親放在首位。

  佛教認爲,要想修行,首先要學會做人,只有人做好了,才能談得上修行。而要做一個品行高潔的人,首先要孝養雙親,這是成佛的基礎。

  對于孝親的重要性,有則佛教故事說,從前有個年輕人與母親相依爲命,生活相當貧困。後來,年輕人由于苦惱而癡迷上了求神拜佛。母親見兒子整天不事農活,念念叨叨癡迷的樣子,苦勸過幾次,但是,年輕人對母親的話不理不睬,甚至還把母親看成他成佛的障礙。有時還對母親惡語相向。

  有一天,這位年輕人聽別人說起遠方山上有位得道的高僧,心中十分仰慕,便想去向高僧討教成佛之道,但他又怕母親攔阻,便瞞著母親,偷偷地從家裏出走了。

  他一路上跋山涉水,曆盡艱辛,終于在山上找到了那位高僧。高僧熱情地接待了他。

  聽完他的一番自述,高僧沈默良久。他向高僧問佛法時,高僧開口道:“你想得道成佛,我可以給你指條道。吃過飯後,你即刻下山,一路到家,但凡遇到赤腳給你開門的人,這人就是你所謂的佛。你只要悉心侍奉,拜她爲師,成佛是非常簡單的事情。”

  年輕人聽了非常高興,謝過高僧就欣然下山了。

  第一天,他投宿在一戶農家,男主人爲他開門時,他仔細看了看,男主人沒有赤腳。

  第二天,他投宿在城市的富有人家,更沒有人赤腳爲他開門。他不免有些灰心。第叁天,第四天……他一路走來,投宿無數,卻一直沒有遇到高僧所說的赤腳開門的人。他開始對高僧的話産生了懷疑,快到自己家時,他徹底失望了。月落時他沒有再投宿,而是連夜趕回家。到家門時已時午夜十分。疲憊之極的他,費力地扣動了門環。屋內傳來母親蒼老而又驚悸的聲音:“誰呀

  ”

  “是我,媽媽。”他沮喪地答道。

  門很快打開了,一臉憔悴的母親大聲叫著他的名字把他拉進屋內。在燈光下,母親流著淚端詳他。

  這時,他一低頭,蓦地發現母親竟赤著腳站在冰涼的地上。

  刹那間,靈光一閃,他想起高僧的話。他突然什麼都明白了。

  年輕人淚流滿面,“撲通”一聲跪倒在母親面前。

  從此,年輕人像敬佛一樣孝養母親,一直到母親去世。

  俗話說,在家敬父母,何必遠燒香。父母是最有恩于我們的活佛,如果我們都能以敬佛之心來孝養父母,則我們不僅是品質高尚的人,而且在修行上也會有一定的成就。

  摘自《甘露》2007年第1期  

✿ 继续阅读 ▪ 叁般若(正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