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心存恭敬(王繼浩)

  心存恭敬 

  王繼浩

  一個“敬”字可以跨通儒佛二教之精髓。孔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心”, “言忠信,行笃敬,雖蠻貊之邦行矣”。印光大師曾經說過:“欲得佛法實益,須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即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即消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若無恭敬,則但結遠緣,難得實益。倘更亵渎,則獲罪無量矣。”說到恭敬,則對于天地、鬼神、祖宗、父母、師僧叁寶、聖賢、佛菩薩、經書典籍,皆要做到十足的恭敬。同時,我們要恭敬身邊的每一個人,乃至于字紙、飲食,都要敬重珍惜,不可汙穢糟蹋。

  

  恭敬天地

  敬奉天地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古代,上至于天子,下至于平民百姓,逢年過節總要祭祀天地,我們的祖先一直都是這麼做的。奈何到了現在,現代人認爲天地茫茫無知,無視天道,不信因果,于是肆無忌憚,無惡不作,爲害大衆。而表面上卻口口聲聲說爲社會做貢獻,爲人民謀幸福,而他人耳目不及之處,則無所不爲,實是自欺欺人。

  宋朝趙汴,貞潔絕倫,巨細不苟。每夜必將一天中所作所爲,焚香祭告上天。若是不敢告的決不敢爲。其主敬存誠功夫,由此可見了得,值得我們效法。

  恭敬天地,還有一層敬畏自然的意思。我們的祖先恪守“天人合一”的自然法則,始終保持人與自然萬物的和諧發展,爲後世子孫留下了青山綠樹、碧水藍天。可是我們這些不孝子孫卻不知珍惜,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裏,就把好端端的生存家園破壞得滿目瘡痍。環境的好壞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從自我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擔當起保護環境的責任。

  恭敬鬼神

  “聰明正直之謂神”,鬼神操人之生死禍福之大權,何敢不敬

  《太上感應篇》中說:“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了凡四訓》中說:“天地在上,鬼神難欺。”我們一日一夜,從早到晚,周身上下,皆有鬼神鑒察。“暗室虧心,神目如電”,所以平日裏一言一行、舉心動念,皆須十分審慎,切不可放任,不可自欺,絲毫不敢得罪于天地鬼神。這是改過遷善、提升自身德行的秘訣之所在。

  然而,現在一些人認爲,人的善惡報應並無鬼神在起作用。這是不對的。依照佛教的業力的道理,報應固然是自己業力感召所致,但是這與鬼神的賞善罰惡並不矛盾。就好比是一個人犯了罪被關進監獄,他固然是自作自受,但是你不能就此否認法官的審判和警察的逮捕,這是一樣的道理。

  同時,對于以勸人爲善爲宗旨的各種正信的宗教以及各教的神靈,皆應知所恭敬,不可肆意诋毀,造下無邊的口業。

  恭敬祖宗

  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自于祖宗辛勤積累的福德,若對祖宗不知感恩和恭敬,即是忘本,即爲不孝。“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祭祖是緬懷祖宗、知恩報恩的最好方式,但是卻不能得到現代人的理解和重視。其實祭祖決不是可有可無的形式,而是教育子孫不忘根本、飲水思源的絕好時機,可以在無形之中提起人們的感恩之心和恭敬之心。所以祭祖不應受到排斥和批判,反而應該大力提倡。現存全國各地正在逐步恢複祭祀祖先的傳統做法,這是一個可喜的現象。

  恭敬父母

  孝敬父母,除了在物質上盡心盡力奉養以外,更要心存恭敬。孔子曰:“令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孝經》中說:“居則致其敬。”

  漢朝的韓伯俞,天性至孝。她母親對他的管教一向十分嚴厲,每有小過,就用木棒打他。韓伯俞都坦然跪受,毫無怨言。一天,母親又打他了,他卻忽然大哭起來。母親很驚訝,問他說:“以往打你的時候,你總是和顔悅色地承受,從來沒有哭過一次。今天打你,你怎麼哭了呢

  ”韓伯俞回答說:“以前兒子犯錯,母親打得兒子很痛,所以兒子知道母親身體康健。而現在母親打兒子,都不覺得痛了,知道母親的身體已經衰老,沒有力氣了,恐怕來日無多,所以感到悲傷而哭泣。”閱讀這個故事,可以看到韓伯俞對母親的一片至誠恭敬之心,溢于言表,感人至深。

  叁國時期,吳國的名士顧悌,每次父親來信,總是跪著閱讀,並且逐句應答,就好象父親在面前一樣。如果父親生了病,他面對書信就會痛哭流涕,以至于哽咽得說不出話來。晉朝的範宣,他在八歲的時候,偶然傷到了手指,失聲痛哭。有人問他說:“真的有那麼疼嗎

  ”範宣哭著說:“不是因爲疼。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因此感到悲傷。”他們二人後來都身高位顯。

  恭敬師僧叁寶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也。”《感應篇彙編》中說:“事師之道,當如子弟事父兄。”父母給了我們生命,而老師給了我們慧命。況且,“大地君親師”並稱,對老師理應克盡誠敬。古人雲:“一日爲師,終身爲父。”同理,佛、法、僧叁寶亦是我們的法身之師,同樣應當恭敬。

  宋朝的遊酢、楊時,二人皆是程頤的學生。一天,二人去進見老師,看到老師正在閉目養神,于是侍立門外。老師醒後,門外的雪已經下了一尺多厚了。二人毫無惰容,執禮甚恭。後來,老師將畢生所學傳授予二人。這便是“程門立雪”的故事,被傳爲千古佳話。

  摘自《弘化》2007年第4期

✿ 继续阅读 ▪ 好好活著(劉墉)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