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香湯沐浴話浴佛(如智)

  香湯沐浴話浴佛 

  如智 

  每年的農曆四月初八日,所在的常住寺院都要舉辦隆重的浴佛法會。這個特殊活動的由來,源于偉大的佛陀誕生時的傳說。二千五百多年前,釋迦牟尼佛誕生在印度北部的蘭毗尼園。相傳佛母摩耶夫人在無憂樹下生下佛陀時,園中百花齊放,天空出現九條龍,由龍口吐出香水爲嬰兒(佛陀)沐浴。所以後世爲了紀念佛陀出世,每年佛誕日便模仿九龍吐水沐浴,象征佛弟子信受佛法。所以這一天,各佛寺會在寺院的廣場或大殿,擺設莊嚴的佛桌,上面安置著大佛盤,盤中蓮臺上亭亭立著一個孩童,代表佛陀剛出生時的悉達多太子像。佛盤中盛滿著水,稱爲香湯,信衆以盤中杓子舀起香湯,像神龍一樣爲佛沐浴。

  據《佛本行集經.樹下誕生品》記載:“生已,無人扶持,即行四方,面行七步,步步舉足,出大蓮華。”這就是說,悉達多太子誕生不久,就面向四方各行走七步,每走一步,足下生出一朵蓮花,並且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道:“天上天下,唯我獨尊。”說完後,又回到一般的小嬰孩模樣。佛陀講出這兩句話的意思是,他已修行圓滿即將在人間成佛,無論是人間、天上,他的佛德勝出。佛陀在人間成佛,佛陀以己身示現,這是對人們最大的啓示,佛由人成,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性。如果能依著佛陀的修行方法實修,大家也都能成佛。對佛教寺院來說,這一天可是大家辦喜事的日子,爲了慶祝我們的教主釋迦牟尼佛的誕生,佛弟子們無不帶著欣悅與感恩的心,參加寺院裏所舉辦的莊嚴、喜悅的“浴佛法會”。

  浴佛並不是對神明的偶像崇拜,除感恩佛陀以大智能與大慈悲,爲人們指出離苦得樂的解脫道,也希望透過此一淨化儀式,激發人們精進修學佛法的信願心,學習佛陀的慈悲與智能,一起成就佛道。浴佛的真實意義,在于感恩佛陀爲世間帶來了清涼的佛法,更爲迷失的衆生找到一條解脫之道,我們希望借著浴佛儀式,來清淨人們自身、洗滌我們的煩惱妄心,去妄離執,時時以承續佛法慧命爲業,讓佛的慈光永照人間。浴佛的意義,除了緬懷佛陀之外,更是要我們淨心,以浴佛的功德度脫七世父母及累劫怨親眷屬早離厄難,使法界六道衆生出離苦海。浴佛是在洗滌我們的塵垢,讓自性顯發,同證如來的清淨法身。因此浴佛的意義,就不僅是洗浴太子聖像,而是洗滌我們內在身心的濁染,讓我們身心能得到潔淨、輕安,使我們獲得無上功德。

  我們在浴佛時,要唱誦經偈。其中雲:“我今灌沐諸如來,淨智莊嚴功德海”,就是說我們用水灌浴佛時,要用虔誠的心,用清淨香水灌浴,更重要的,是慶祝“淨智莊嚴功德海”。雖然我們浴佛用的水不多,但是我們觀想,觀想淨智莊嚴智能如海,功德如海。清淨的香水沐浴佛身,也沐浴了山河大地,沐浴了人類的自我心靈。同時,這又寄托了我們一份虔誠的期待,就是“五濁衆生離塵垢,同證如來淨法身”。我們在浴佛時,內心要有這分虔誠,我們是凡夫,凡夫在五濁惡世裏,感恩佛陀來到人間,他的佛法能洗除衆生的無明煩惱,能使衆生增長智能,所以說“五濁衆生離塵垢”,達到“同證如來淨法身”的崇高境界。這就是我們的期待。

  能不能「同證」呢?我們在浴佛身,實在也是在淨化我們自身,願我們自身,也能清淨如來身。如來身就是法身,如來的法身,清淨身跟我們衆生原爲一體,衆生本來就有佛性,與佛是平等的。只要我們把五濁不淨的染汙洗除了,自然就與佛同心,證到清淨的法身了。

  浴佛並沒有特殊的規矩,但最重要的是一顆虔誠的恭敬心。藉由香湯灌浴佛身的一刻,真誠地忏悔、觀照自己的身心,讓沈積的煩惱隨著香湯清淨滌蕩而去。隨著感恩佛陀的心,與清洗自己內心沈垢的念,幫助我們升起慚愧、忏悔心,也讓熱惱的身心得到清涼。浴完佛後,如果有的寺院有准備結緣的香湯,還可以將清涼降火的香湯攜帶回家。飲用之前,不妨觀想著:願心中的煩擾,都隨香湯轉化爲智能水、慈悲水,讓悲智的香湯沐浴自己,發願自己也能成爲未來佛。

  浴佛是在提醒我們時時保持一顆清淨心,恭敬的心,隨著感恩佛德與忏悔業障,讓熱惱的身心恢複清涼,慶祝浴佛節我們應觀照自心是否清淨,這才是最爲重要的真義所在。

  摘自《圓覺》第5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