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真正的自由人(林清玄)

  真正的自由人

  林清玄

  有浮雲富貴之風,而不必岩棲穴處;無膏盲泉石之癖,而常自醉酒耽詩。

  《菜根譚》

  一個人雖心地潔淨,有視富貴功名如浮雲的風範,也不必因而隱居于深山岩穴中。人雖無沈耽于清泉山石等山光水色的癖好,亦可獨自吟詩啜酒,而常有悠然自得的樂趣。

  競逐聽人,而不嫌盡醉;恬淡適己,而不誇獨醒,此釋氏所謂不爲法纏,不爲空纏,身心兩自在者。

  世人常在追逐名利而汲汲營營,自己雖未與之共事,亦不必對世人追求名利之心感到不齒。己心恬靜淡泊,但求適己之道,而不必誇耀世人“衆人皆醉我獨醒”,此即爲佛教中所言,不爲法纏,不爲空纏,身心俱能超出煩惱束縛,得著真自由的人。

  由于本文肖長,故將之分爲二。“富貴、浮雲”乃出自于《論語·述而》:“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雲。”

  “膏育泉石”,是指對于清泉山石的熱愛成癖,有如不治之病一樣。“病入膏盲”出于《左傳》成公十年,晉侯奇夢:

  晉侯夢大厲被發及地,搏膺而踴,曰:殺余孫不義,余得請于帝矣。……公覺,召桑田巫。巫言如夢。公曰:何如

  曰:不食新矣。公疾病,求醫于秦。秦伯使醫緩爲之。未至,公夢疾爲二豎子。曰:彼良醫也,懼傷我,焉逃之

  其一日: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

  醫至。曰:疾不可爲也。在肓之上,膏之處,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爲也。公曰:良醫也。厚爲之禮而歸之。

  此後,不治之病稱膏盲,病症則稱爲二豎,乃出自于此也。

  “盡醉”、“獨醒”則出自于《楚辭·漁父》:

  “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

  “釋氏所謂不爲法纏,不爲空纏”中的“纏”乃意爲羁牽。法、空皆屬佛家法。萬物事理的理法稱之爲“法”。諸法因無現實性,故曰“空”。“空”乃空寂之意也。

  能從這一切羁牽中超脫出來的人,才是真正得著自由的人。

  摘自《禅與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