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清水現月
宣化
“禅”就是靜慮,當維那敲木魚叁下,我們開始靜坐,就應該停止一切懸念。在汙水渾濁不清時,無法看見水底,塵埃下沈,水澄清了才能見到水底。
我們日常的思想常充滿了各種雜念,弄的糊裏糊塗的,打好的妄想,也是糊裏糊塗的;打不好的妄想,還是糊裏糊塗的。就這樣糊裏糊塗得被塵埃遮蓋,將信將疑,不能決定。爲什麼不能決定
因爲心裏太昏沈,認不清楚邪與正,什麼是對或不對。人在糊裏糊塗的過日子,自己還不覺的有什麼不對。
在靜坐以前,自己從來沒有注意到有妄想,還以爲自己很聰明,等到打坐的時候妄想雜念都來了。不單它是來了,而且它是往底下沈,這時你才開始看的見,所以你才知道有妄想。其實在沒有打坐之前,你的妄想更多,只是因爲你自己沒有察覺到而已,所以你以爲沒有妄想。打坐不要怕有妄想,就怕不知道是妄想,不認識它是妄想的境界並隨它而轉。
所謂“淨極光通達”淨到極點,智慧就會現出,好象水清月現一樣,水若渾濁,月光就不能現出;水愈清,月光才能現出。可是月光不是真的,你看見月光,它只不過是月影而已,不要以爲是真的。我們修行有點小的感應或境界、不要得少爲足,以爲了不起,要繼續努力,念茲在茲,每天定時坐禅習淨;天天用功,久而久之功夫純熟就會上路。功夫一上路,時時刻刻就會想要用功。爲什麼我們不願用功
就因爲沒有養成習慣。
修行是修“心”。所謂“心清水現月,意定天無雲”。心裏清了,水中的月影才能現出;意念有定力,就好像天空裏沒有雲彩。
“心平百難散,意定萬事吉。”心平氣和,沒有一種暴戾之氣,什麼災難都沒有了意定,一切事都吉祥如意。
我們修行要有堅、誠、恒,不但要有堅固心,也要有誠心和恒心。單有堅固心而沒有誠心及恒長之心也是辦不到的,偶爾誠心而不長,也沒有什麼用,所以要堅固立志修禅,念茲在茲,要像金剛那麼堅固。誠就是虔誠,誠誠懇懇,沒有絲毫的散亂心,再加上恒遠心,不是一朝一夕,而是天天時時刻刻如是,隨時隨地都在用功。
平時不要講那麼多話,舌尖頂上腭,有口水就咽下,它就是自家水,也叫甘露水,常飲甘露水,百病遠離你,身體自然健康。
摘自《菩提心》2004年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