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如何揀擇(星雲)

  如何揀擇 

  星雲 

  俗話說:“良禽擇木而棲,忠臣擇主而事”,揀擇就是分別。雖然佛教提倡無分別、無分別智,但是我們學道的人,在智能尚未顯發、真理尚未體悟時,仍應學習從分別處揀擇真的、善的、美的,然後才慢慢做到不揀擇、不分別。我們要學習揀擇四點:

  第一、書必揀擇而讀,則開卷有益:雖然古人說“開卷有益”,但是讀書仍要有所選擇,有益的書才讀,無益的書讀了沒有意義,也得不到知識與啓發。現在這個社會有很多不好的書,讓人開卷不但無益,而且有害。像前陣子一本《完全自殺手冊》,帶起了自殺風潮,使得很多家庭破散,社會也爲此付出極大成本,所以書必須揀擇而讀,才能開卷有益。

  第二、人必揀擇而交,則近賢希聖:每一個人都需要朋友,但是我們交朋友也須經過選擇。古人說:“友爲五倫之一,慎于擇友,懼其損也”,好的朋友可以患難同當,不時給我們忠言,不當的朋友是酒肉朋友,只想利用我們,甚至出賣、背叛我們。孔子說:“益者叁友,友直、友諒、友多聞。”我們所交的朋友,應該是有知識、有道德、有人格、有慈悲心;選擇這樣的朋友,才能不受傷害且“近芝蘭,則氣味日馨”呢。

  第叁、言必揀擇而聽,則是非明白: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聽話也是如此,對于別人說的話,不能每一句都當真的,必須有所揀擇、能分別判斷,對人生大衆有用的,對國家、民族、社會關懷的、正確的,我們才聽。不當聽者不聽、中傷毀謗者不聽、是非煩惱不聽、色情八卦不聽、讒言谄媚不聽。總之,須分辨是非,才能明白說者的居心用意。

  第四、地必揀擇而到,則行無危險:雖然大丈夫志在四方,但是不論想到什麼地方去,還是必須先選擇。危險暴亂的地方不能去,聲色場所不要去,有些藉宗教之名而行邪道、魔道之處,更不能去,因爲去了不但種下邪知邪見的種子,還會破財失身,毀了一生。

  佛教修行次第“七覺支”當中的“擇法覺支”,即是告訴我們用智能觀察諸法,才能善別真僞,而不取虛僞之法。所以一個人,無論讀書、交朋友、說話、到什麼地方去,都必須審慎的揀擇,都要清明分別,才不會在遊移漂流的生命長河中空費草鞋錢。

  第一、書必揀擇而讀,則開卷有益;

  第二、人必揀擇而交,則近賢希聖;

  第叁、言必揀擇而聽,則是非明白;

  第四、地必揀擇而到,則行無危險。

  摘自《佛學精選》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