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我學佛二十多年的感悟(峨嵋月)

  我學佛二十多年的感悟

  ◎峨嵋月

  我是位中醫科研人員,爲了尋求治疑難證的知識,在八十年代步入了佛學,現在談談學佛二十多年的感悟。此文章是針對皈依多年的居士而講:

  (一)八十年代,我爲了治愈更多的疑難雜症,在尋找世間上的治病方法、知識中,接觸到了一些佛經書籍,特別是中醫很多理論與佛學相通,如《佛說婆羅門避死經》、《安般守意經》、《坐禅叁昧法門經》、《禅法要解經》、《佛說療痔病經》、《除一切疾病陀羅尼經》、《觀世音菩薩如意摩尼陀羅經》、《延壽經》、《六妙法要》、《迦葉仙人說醫女人經》、《耆婆脈經》等等,這些書使我知道了過去有很多的佛、菩薩曾經是醫生。當然我也學《彌陀經》、《地藏經》、《無量壽經》、《金剛經》、《壇經》等等。佛經拓展了我的視野,八萬四千法門就是針對世間八萬四千種病。自己精神上感到很大的 “提升”,感到佛法就是人生的一座燈塔,在“她”的指引下,我做到了信、願、行,並且更加深入地學習佛經,選擇適合自己的法門。(文字般若階段)

  (二)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國的體製改革進入到大調整時期,人心動蕩不安。紅塵經曆的磨難,使我在實踐中學佛有了自已的感受和更深層的認識 ,在磨難煩惱中堅定做到心不退轉。一天我去師父那裏談了單位在改製中的煩惱,我師父(1986年九華山受戒禅師,彌陀院主持)告訴我紅塵磨難中修一天勝過西方極樂世界修一百年,你看彌勒菩薩早就修到菩薩果位了現在還沒成佛,就是因爲他那裏的環境條件好,環境好了就不容易修成。而釋迦牟尼、達摩祖師、六祖慧能等等,曆代大師都是來紅塵的磨難煩惱中,幾十年就修成了。所以當下就是淨土,煩惱轉菩提,應向世間求法,大疑大悟。從此,我才真正感悟到了:“佛在心中,法在世上”。心態進入到這個階段時,“經書”的任務己經完成了(把你渡過來了)。自己應丟掉經書這個“渡船”不然將成爲你的思想袍袱,然後上岸走適合自己的路。多在工作中、生活中、爲人父母中、爲人子女中去感悟佛法,在人世間上、求無字佛法, 在自然界中用心去感悟宇宙真理。從而自已心態中去掉了很多浮燥, 心態逐步轉入了“沈、靜”,觀察無常。這個階段主要是觀察佛法、實踐佛法。(觀照般若階段)

  (叁)本世紀,我在工作、生活的煩惱中深深感到不論做什麼事、幹什麼事要一心不亂,不胡思亂想,才是最好的方法。心行處滅:心不住一法一處的執著。無眼、耳、鼻、舌、身、意也是如此。心中達到一切法都無所得,心就自在了,實爲無法可得。見色時正是見到空時。色、空不但沒有差別,而且是不可以分開,進一步修得自在。不住涅槃,一切不再執著,進入無心狀態。看任何東西的時候,心不執著,不認爲有實在的東西,因爲它加入時間後(如幾天後、幾個月後、幾年後)就變化無常。心于“有境”無取舍(身受心不受),于幻化境界自由自在。從而去掉了分別心、執著心,達到一無所求。

  我們的這顆“心”因爲它經曆了若幹劫的輪回苦難後,它太累了,所以只能養心、淨心、歇心,要法何用?讓它進入到無意識狀態(心經要點), 這樣心態就逐步得到了“淨化”從而獲得大自在。(實相般若階段)

  上述叁個過程簡化爲: 提升(上)——沈靜(下)——淨化(中)

  實際上成佛也是方便說。什麼叫成佛?“恒性複原”謂成佛,恒性是生命之源,根性永恒,讓他返本還原,回歸到大自然宇宙中,永生不滅之聖果。佛教導我們在紅塵中要修清淨心,行善法,不住相,才能達到“恒性複原”。

  請牢記:一切聖賢皆以無爲法而有差別。(《金剛經》)

  我看到重慶很多皈依一二十年的老居士們的通病就是不開悟,愛把自己內心本有的清淨之佛性往外推,把外面的各種經書、碟子、某某法師講的什麼拼命的往心裏裝。把一顆心塞得滿滿的,亂七八糟的。

  佛講法四十九,他說一句法也沒講。六祖慧能不識字,是怎麼成佛的,所以有文化的人和沒文化的人都能修成,老居士應向他們學習。

  經書好比一個病人的“拐杖” (人在沒聞佛法前患了貪、嗔、癡重病),開始要依靠它帶你走路,當你的“病”已康複“拐杖”就要掉丟,不丟就成了你清淨心的障礙和思想袍袱。自己要開智慧在“叁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磐寂靜的原則下,走適合自己的路。“老居士”不要再去看某某法師在講他的方法,他的講法是針對新居士或少聞佛法的人而講,並且他的方法只適合他,不可能適合你。如果都能適合,那就有法可說了。所以佛說無法可得。

  新居士應先走好第一步,頭幾年應多上廟學規矩,多聽善知識講法,如當地沒有好的善知識,可去找點碟子看,如慧律、廣超、淨空、海濤等法師的結合學習。

  這叁步相當于:小學(聞)、中學(思)、大學(修)。

  現在絕大多數老居士還停留在“聞小學”階段。有文化的居士把經書文字、句子當學術研究,沒完沒了。沒文化的居士每天都沈迷念阿彌陀佛在聲塵中執著地走不出來,念佛是念誰都不知道。所以老居士早就應該“小學”畢業了,應進入“中學”這個階段,學開悟。中學這個階段念佛就是念自己,佛在每個衆生心中,切記! 注意:佛,譯爲“覺者”,是指如何覺悟的一種意識狀態,如《心經》所描述。所以《心經》是諸佛之母、諸菩薩之師。

  以上是我學佛二十多年走過的曆程、心得,寫出來供同修們分享。

  總結:開始從各種文字佛法的門派中了解各種法門,多年後,再選擇適合自己的法門。然後在實踐中、在生活的磨難中去感悟佛法。最後回到了無文字、無語言的心中,方知萬法爲心造,開口便是假。守住了自己的心,就萬法歸一,即不二法門。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叁塗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