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功德圓滿 圓滿功德(十方法界聖凡水陸大齋勝會)

  功德圓滿.圓滿功德

  --香港佛教「此岸-彼岸」弘法會.藍毗尼中華寺

  「十方法界聖凡水陸大齋勝會」順利圓滿

  爲慶祝佛陀降生二五五五年,香港佛教「此岸-彼岸」弘法會,特于佛陀出生地尼泊爾藍毗尼中華寺啓建「十方法界聖凡水陸大齋勝會」;法會由2011年11月21日上午開壇灑淨,至27日下午送聖圓滿;與會善信皆感到身心清淨,法喜充滿,殊勝吉祥。這是漢傳佛教最大型之法會,首次于藍毗尼舉行,意義尤顯得非凡與深刻;法會期間,寬運大和尚除領衆禮佛、唱誦、共修之外,並不時爲團友及善信們講解有關水陸法會的種種問題,如水陸法會之意義和目的;水陸法會之緣起、流傳與發展;水陸法會的特點與道場佛事簡介等;現將大和尚之講述掇合成文,全部刊出,與諸網友、讀者共享:

  水陸法會之意義和目的

  水陸法會是佛教寺廟中所舉行的一種大型佛事活動,它的全稱是「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道場」,也稱「水陸道場」、「水陸大齋」。因爲這種佛事是以供養一切爲主,爲超度水陸一切亡魂而設。水陸法會所要達到的目的有叁點:一是對先亡幽靈所作的追薦超拔;二是將此功德回施到施主自身及其眷屬,得以延壽增福,所求如意;叁是救濟六道衆生普超叁界。

  水陸法會之緣起

  水陸法會的緣起,據《釋門正統》中記載:相傳梁武帝夢見一位神僧告訴他,六道四生受苦無量,爲何不作水陸齋普濟他們?這是所有功德中的最大功德。但該如何普濟,梁武帝問了許多僧人,他們都說不知道。醒來後,梁武帝又問寶志禅師,禅師建議他廣尋佛教經論,將會得到指引。于是,梁武帝把許多貝葉經搬到法雲殿,早晚被覽,經過叁年時間,撰成水陸儀文,隨即在金山寺依儀修設。梁武帝親臨法會,並诏僧佑律師宣讀儀文。這是水陸法會的肇始也。

  水陸法會之流傳與發展

  又據《佛祖統紀》卷叁十叁載,水陸法會經周、隋變亂後不再實行。唐高宗年中,西京法海寺神英禅師夢中受異人指點,得到梁武帝所撰儀文,水陸齋會遂流行天下。宋神宗年中,東川楊锷根據梁武帝儀文,撰成《水陸儀》叁卷,盛行于世。後蘇轼爲亡妻宋氏設水陸道場,撰成《水陸法像贊》十六篇,稱爲「眉山水陸」。南宋時,史浩路過金山,見水陸法會之盛,乃施田一百畝,作《儀文》四卷,四時啓建水陸大齋,稱爲「北水陸」。南宋末,志盤又根據史浩的《儀文》續成《新儀》六卷,稱爲「南水陸」。由此可見,水陸法會是宋代興盛起來的。

  元代和明代帝王對水陸法會都極爲重視。明代祩宏見「北水陸」儀文前後錯雜,施行時也隨意變化,于是取「南水陸」儀文重加訂正,成爲《水陸修齋儀軌》六卷。清代的咫觀又撰《法界聖凡水陸大齋利道場性相通論》九卷、《法界聖凡水陸大齋*輪寶忏》十卷。再在通行的清道光間儀潤彙集,祩宏訂正的《水陸儀軌》。   故知水陸法會過去都是皇家、大族才有能力興辦之大型法會。

  水陸法會之特點

  水陸法會有叁個特點:一是時間長,多則四十九天,一般爲七天。二是規模大,參加的僧人多達千人,一般需要七、八十人。叁是法事全,凡佛教各種常見法事無不包括在內,還要懸挂數十幅水陸畫,各種供物也是十分齋備。因此舉行這樣的法會,非大寺院莫屬。

  水陸法會道場及佛事簡介:   水陸法會的道場分爲:外壇和內壇。

  外壇分爲六個壇口:    大壇,由二十四位僧人拜誦《梁皇寶忏》所以又叫「梁皇壇」。主壇上供叁佛和觀音菩薩位,壇前安置讀經用的經臺和香、花、水、果、燈等供品。    諸經壇,由七位僧人諷誦《金光明經》、《無量壽經》、《梵網 經》等諸經。    法華壇,由七位僧人誦《法華經》。    淨土壇,由七位僧人誦《阿彌陀經》及「阿彌陀佛」名號。    華嚴壇,由兩位僧人閱《大方廣佛華嚴經》。    楞嚴壇,由七位僧人誦《楞嚴經》。

  水陸法會中奉誦之經典,包括:

  1.《大方廣佛華嚴經》一部 2.《大佛頂首楞嚴經》二十四部。

  3.《妙法蓮華經》二十四部 4.《金光明經》二十四部。

  5.《大方廣圓覺經》二十四部 6.《佛說無量壽經》二十四部。

  7.《觀無量壽佛經》二十四部 8.《金剛經》一百二十卷。

  9.《藥師如來本願功德經》一百二十卷

  10.《梵網菩薩戒經》四十八卷 11.《地藏菩薩本願經》二部。

  又禮拜《梁皇寶忏》二十四部、《慈悲大忏》悔二部;稱揚「阿彌陀佛」聖號及經咒七永日。又設放《瑜伽焰口》施食叁或五堂等。

  內壇

  內壇活動主要有灑淨、結界、發符、懸旛、奉請上堂、奉供上堂、告赦、召請下堂、圓滿香、圓滿供、送聖等佛事。

  結界灑淨:道場開啓,衆聖將臨,當須潔淨壇場內外。灑淨後金剛爲牆、琉璃爲地、寶幢爲華,故灑淨結界後壇內行止有禁,不得高聲嬉笑。

  發符懸旛:四大內修菩薩行,外現神王身的使者手持符牒、疏文,往天、空、地、冥去召請衆聖神靈等,升揚寫著「啓建十方法界四聖六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功德寶旛」,昭告人天。

  奉請上堂:恭請諸佛、菩薩、緣覺、聲聞、明王、婆羅門仙、梵王帝釋一切尊神等衆降臨壇場。

  奉供上堂:准備美味素齋,恭請諸佛、菩薩、一切聖賢等衆光臨壇場納受供養。

  奉表告赦:祈求釋梵二天主赦放被禁六道群靈、莅臨法會,聽經聞法發菩提心,祛除憂患得安。

  召請下堂:召請五嶽河海大地鬼神、地獄衆生、諸鬼神衆、六凡衆生等,來受法味飲食,同沾法益。

  授幽冥戒:引導亡靈忏悔以前所造惡業,發願改過行善,求受戒法。

  請供下堂:准備美味素齋,宴請六道群靈,並爲其誦阿彌陀經及念佛,令其往生西方淨土。

  圓滿供:准備美味素齋,普同供養四聖六凡。

  圓滿香:殷請六道群靈,忏悔罪因,念佛求生淨土。

  圓滿送聖:佛事功德圓滿,恭送諸佛菩薩及聖賢等衆。

  法會一般按七天進行,其中第五天要舉行齋天儀式;第一、叁及六天晚上要施放《瑜伽焰口》,這是針對亡者的一次專門佛事活動,全體僧衆一同參加,場面之大,實爲水陸法會的獨特風景。

  第七天下午的送聖佛事,乃水陸佛事之高潮,送聖完畢後整個法會圓滿。    水陸法會功德之大,從古至今,極爲靈驗。參加法會者均能得獲殊勝的功德,實在不可思議。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