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幹了二十年的除糞工作。窮子終于能與父親交心,彼此溝通,信任不疑,在父親家中隨便山人,但是所住之處,依然在原來仙貧舍。
世尊啊,那時長者有了病,自知將不久于人世。于是對窮子說:我有衆多的金銀珍寶,倉庫也已堆滿,其中究竟數目多少,收人支取,你全都要心中有數。我的這一點心意,想必你能體會。爲什麼呢
因爲現在我既已把財産委托給你,那就是把你當作一家人看待,你要用心管理,不要讓財産漏失。這1時窮子立即接受了囑咐,清點了全部家産,金銀珍寶及倉庫中的寶藏。再沒有僅爲謀求一頓飯而做工的想法,但所居住仍在原來的地方,低劣卑賤的心志,還未全部舍棄。又過了一段時間,父親知道兒子見地已逐漸通達泰和,成就了偉大的志向,自己以輕視先前的心態。長者臨終之前,召集兒子與親族、國王、大臣、刹帝利、居土等。大家到齊後,長者當衆宣布,大家可曾知道。這是我的兒子,親生兒子,他在某某城市舍我而去,一直孤苦零丁五十余年,他的名字本叫某某,我的名字則是某某,過去滿心憂愁,四處尋覓,不意竟安然在這裏找到,他確實是我的兒子,我確實是他的父親,今後我的一切財物,統統歸兒子所有,一切財産的收支;都由兒子掌握決定。世尊啊,這時兒子聽完父親這一番話後,萬分歡喜,一種從未有過的歡喜,心中暗想,我原來沒有奢望希求,沒想到今天寶藏自然從天而降。
叁、藥草喻品藥草之喻
如來能洞見一切法的趨向,也知道一切衆生心中深處的行爲,通暢無阻礙,推究明盡諸法而向衆生明示一切智慧。
迦葉,比如在大幹叁千世界中,山川溪谷大地平原,生長著花卉、林木、藥草等品類萬千,名稱顔色不同。當天空濃雲密布,遮蓋了叁千大幹世界,接著時雨紛紛落下,滋潤萬物。無物不平等,一切花卉、林木、藥草,不論小根小莖小枝小DI十,或中根中莖中枝中I十,或大根大莖大枝大葉,總之一切樹木無論大小,隨上、中、下叁種不同的狀態而各得滋潤。同是一雲惠施的雨露,萬物依其種性而得到生長,開花結果。雖然在同一塊土地上生長,同受一樣的雨露滋潤,而一切草木仍各個顯露出種種差別。
迦,真蔔你當知道,如來也是這樣,如來出現于世上就象天空中的大雲,以宏亮的法音遍告十方世界的天神世人,阿修羅,就像大雲遮蓋了叁千大幹世界的一切國土。在一切衆生中發出偉音,我是如來,是應供,是正遍知,是明行足。是善逝,是世間解,是無上士,是調禦丈夫,是天人師,是佛,是世尊。凡未超度者使其超度,未解脫者令他解脫,未享安樂者令他安樂,未得涅槃者令他得涅槃。無論現在未來我都能真實了解,完全洞悉,我能知道一切,看見一切。我能知道真理,揭示真理,宣說真理。你們天神、世人、阿修羅等衆,都應到我這裏來,聽我講經說法。
四、化城喻品一化城之喻
各位比丘應該知道,如來是以方便善巧,深入衆生根性。如來知道衆生心志,樂于接受小法,執著于色聲香味觸等五欲。爲了解救衆生,在近涅槃時開示解脫之法,衆生一旦聞法就真心信仰,精進修行。
比如有一長達叁千五百公裏的艱難險道,曠野茫茫,絕無人迹,驚駭恐怖。有衆多人要經過此道,去珍寶所藏之處。有一導師,聰慧超群,明達幹練,很清楚險道關卡,可以引導衆人通過這一險惡之路。但這許多人行至半途,全都灰心泄氣。不願再往前行,並對導師說:我們都已疲憊不堪,加上一路驚惶恐怖,實在不能再往前行.前途即然迷茫遙遠。我們不如現在原路返回。導師有許多善巧的手段,心裏想,這些人真太可憐,爲何舍棄前面的珍藏中途而退呢
想到這裏,他就以善巧的神力,在險道中途約一千七百公裏的地方,變現出一座城市,接著告訴大家,你們切勿驚恐,不要輕易退回,前面不遠就有一座大城市,可在那裏歇息,想幹什麼就幹什麼,進入城市後,很快就會得到安穩、想要繼續前去尋寶,也可從那裏再出發。這時,疲憊已極的人們,無不萬分歡喜,出乎意外。我們現在就能脫離險路,很快就得到安穩。于是大家紛紛進入化城,無不認爲已脫離了惡道苦難。這時導師知大家在城中已休息好,沒有了疲倦。于是又化滅了城市,對大家說,你們應當繼續前進,寶藏就在附近,剛才這座大城是我變化出來讓你們休息用的。
各位比丘弟子,如來也同這位導師一樣,現在爲你們指路作導師,他知道一切生死煩惱,惡道艱險難行而且遙遠,知道如何通過險路,如果有些衆生一旦聽了一佛乘,反而不想見佛,不願意親近佛。那是他們認爲佛道遙遠難求,要花很久的功夫勤修苦習,才有成就佛果的可能。佛陀當然知道他們怯弱心志和下劣的願望。所以用方便力,于修行中途,爲他們安置了暫時休息的處所,分別說有余涅槃和無余涅槃,如衆生居住在變現的國土和佛的真國土,則如來即對他們說,你們尚未成正果,現在修行的程度,已接近佛的智慧,應當仔細觀察,認真籌量,你們所得的有余涅槃,並非真實的妙境。如來用方便力于一佛乘中分別說叁乘,好象那位導師爲了衆生休息,化作一座大城,當知道休息好時,即告訴他們寶藏在附近,這座城不是真實的城,是變化出來的。
五、五百弟子授記品一一衣珠之喻 :
世尊,我們常自以爲已證得了究竟涅槃的智慧,今天才知道自己毫無智慧可言。爲什麼呢
因爲我們本應得到智慧,然而稍有小得便白以爲滿足。
世尊啊,比如有人來到親友家,酒醉而倒臥,這時親友正好有公事需要外出,便以無價珠寶系在醉漢內衣中,然後才離去。醉漢一點也沒有察覺,清醒後就起身漫遊他國,爲了衣食嘗盡了艱難困苦。稍有所得便自以爲滿足。一天又與親友相逢,親友吃了一驚說,嘿,你這堂堂男子,何故爲了謀生求食弄到這種地步,我過去曾爲了讓你得到安樂,色聲香味觸樣樣滿足,特意在某年月日把無價珠寶系在你的內衣中,今天爲何你們不知道。勤苦憂愁,謀生活命,不是太癡愚了嗎,你現在可用這無價之寶換來生活所需之物,以後稱心如意度日,再也不會貧窮匮乏了。
如來也正像這位親友一樣,在菩薩地時就以大悲心教化我們,使我們獲得佛的智慧,然而我們自尋廢忘,不知不覺竟離開了大乘正法。所以證得阿羅漢小乘果位,還以爲進入了涅槃智慧境界,稍有所得便認爲滿足,幸而求取佛的智慧的心願,還未丟失。現在世尊啓發我們迷途知返,循循善誘地說,各位比丘,你們所證的,並非真正的無上涅槃智慧,縱然我很早就爲你們種下佛性智慧的善根,以方便法門教化開示涅槃相。可是你們卻誤以爲真得到了究竟涅槃的無上智慧。世尊啊,今天我們才知道人人的真心本體都是菩薩,我們能獲得無上正等正覺授記而成佛,皆是因緣所成,非常高興得到未曾奢望的正果。
六、安樂行品一一髻珠之喻
文殊師利,比如強大有力的轉輪聖王,想以自己的威德和勢力降伏各國,而各國小王並不順從他的命令。這時轉輪聖王就發動種種軍隊前往討伐。聖王看見立有戰功的士兵,立刻歡喜萬分,根據戰功分別賞賜。有的賞給田宅、村莊、城鎮、有的賞給衣服及威嚴的穿戴用品,有的賞給各種珍寶金銀、琉璃、瑪瑙、珊瑚、琥珀以及象車、馬車、奴婢、人民等。唯有自己發髻中的一顆珍貴明珠從不賞賜給別人。爲什麼呢。因爲只有聖王頭上有這樣一顆明珠,一旦賞給別人,他的眷屬一定會萬分驚異。. 文殊師利啊』口來也是一樣,運用禅定和智.慧的力量;獲得了佛法國土。如來作爲法王雖統管了欲界,色界和無色界,但魔王並不肯順從,如來則派各位賢將與魔王交戰,對立下戰功的也滿心歡喜,在比丘、比丘尼、男居士、女居士四衆弟子中,廣說一切佛經妙理,讓他們欣樂喜悅,並賜予禅定解脫,斷盡一切煩惱的根源以及種種佛法的財寶,還賜予涅槃的城池,告訴他們得了滅度解脫,引導他們的心志使他們無不歡喜,只是沒有對衆人講說《法華經》而已。
文殊師利,如轉輪聖王見士兵立戰功,心中萬分歡喜,那顆難以置信的珍貴明珠,盡管久藏于發髻從不輕易予人,現在還是賞賜給了士兵。如來也是這樣,他在欲、色和無色等叁界中爲大法王,川佛法教化一切衆生。見賢聖叁軍和五陰魔,煩惱魔、死魔互戰,立下大功勳,根除了貪瞠癡叁毒,脫離了欲.色無色叁界沖破了魔王羅網。這時如來也萬分高興,將使衆生得到通曉一切佛的智慧,一切世人常抱怨難以信奉的《法華經》,原來從未演說,現在也爲衆生演說了。
文殊師利啊,這《法華經》是一切佛陀的第一妙說,在所有經典中最爲深妙,最後才賜與衆生正如強力的轉輪聖王長久守護明珠,現在才賜予士兵一樣。
文殊師利啊,《法華經》是一切諸佛如來不傳的秘密寶藏,居所有經典之首,日夜守護從不輕易宣說,直到今天才向你們演說。
七、如來壽量品一一良醫之喻
各位善男子,如來所說之法爲了救度衆生而說的法,全都真實而不虛僞。比如有位優良的醫生,他智慧聰穎,通曉一切藥性,善于醫治各種疑難雜病。這位良醫子女衆多,有十二十乃至上百人。良醫因替人治病,遠涉其他國度。子女們留在家中,一時誤飲了毒藥,藥性發作後,無不悶絕狂亂,滿地打滾。這時恰好父親從國外回到了家鄉,喝下毒藥的孩子,有的已失去了理知,有的尚且清醒,遠遠看見父親,,JL,中萬分欣喜,大家一起叩拜問候說,父親平安歸來,身體無恙吧!,我們一時糊塗,誤飲了毒藥,懇請父親救治我們,再給我們一次生命吧。
父親見孩子們如此痛苦,于是按照各種醫經中的藥方,尋求最有效的解毒藥草,藥草色香味美,無不俱足。又經過搗碎篩選,仔細拌合,讓孩子們吞服。父親對孩子們說,這是最有效的良藥,色之香,味之美,一應俱足,你們服下之後,痛苦很快就能解除,再不會留下什麼病患。孩子中尚未失去理知的看見良藥顔色味道都不錯,于是馬上吞服,立刻藥到病除。其他失去理知的孩子,看.見父親歸來雖也欣喜問候,央求父親治病,然而一旦拿到良藥後,卻拒絕吞服。爲什麼呢,這是因毒氣太深,失去了自心本有的理知的緣故。如此色香味美的上好良藥,卻誤認爲不美。于是父親想,孩子們實在太可憐,中毒太深,理性已迷亂而顛倒,盡管見到我回來很歡喜,央求我爲他們治療。但是如此好藥他們卻不肯服下。現在我應設計方便法門,讓他們服下這良藥。于是父親立刻對孩子們說道,你們應當知道,我已年邁體衰死期將近,這些特製的良藥,現在留在家中,你們可以隨時拿去吞服。不用憂慮病症不能痊愈。說完這番話後,父親又再次遠走他國,接著派使者回來對他的孩子們說,你們的父親啊,已經在異國去世了。
孩子們聽到父親逝世的消息後,心中萬分憂傷悲痛。于是想,假如父親健在,他會因慈愛而憐憫我們,救護我們。現在父親舍我們而去,在異國他鄉逝世。如今我們孤苦零丁,無所蔭庇,心中悲戚傷感,反而逐漸醒悟,方知這解毒良藥色香味美。于是取出服用,病毒立刻驅除。父親得知孩子全都恢複健康的消息,不久也從國外返回故鄉,使孩子們重又得見他的慈顔。
《《法華經》七喻》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