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07-109菩薩修行須知

  菩薩修行須知–一 海濤 輯

  

  1.菩薩所修十種念處 

  一、身念處:觀身不淨,所有身中從我所起諸不善法,一切遠離。

  二、受念處:觀諸受實苦,在受上不生染愛,不起任何瞋恚。

  叁、心念處:觀心常執顛倒之相而調伏它。

  四、法念處:如實勤奮觀察各種不善法的過患,而斷除它。

  五、境界念處:觀諸順意、不順意的境界均非實有,不生貪著,不起瞋恚。

  六、阿蘭若念處:如理如法而修無诤行及寂靜行。

  七、都邑聚落念處:入都邑聚落時,行菩薩行,遠離歡樂場所。

  八、名聞利養念處:但爲施主之福田,受名聞利益之事,于其所受不貪著,不計執,與一切有情共之,而資養諸苦惱者。

  九、如來學問念處:對于一切如來成正覺的學問,生清淨心,勤勇修學。

  十、斷諸煩惱念處:完全明白生起各種煩惱、雜染等的因緣而遠離它。《除蓋障菩薩所問經》

  

  2.菩薩應努力學習的精進法門

  一、被甲精進:是指在最初發勇猛強烈之誓願心,如先著盔甲而後見賊,不怖種種難行,修諸勝行。

  二、加行精進:是指在生起堅固勇悍之方便,以策勵其心,決定勇行。

  叁、無下精進:是指不自輕蔑,也不畏懼,能更生勇勵而無怯下之心。

  四、無根精進:是指能忍受酷寒炎熱等苦。

  五、無足精進:是指在下劣之善無厭足,欣求最上之勝功德。

  六、攝善精進:攝取接受一切的善法,努力修行。

  七、利樂精進:抱持利樂一切衆生之心願,竭力踐行,而心不疲勞。(以上七種精進整理自《成唯識論》、《菩薩戒經》)

  

  菩薩修行須知–二 海濤 輯

  

  1.凡夫的財産、身體、生命都是極度不堅的,但在《本事經》中提供了叁堅法,能轉變世間叁種不堅而成叁堅的方法:

  一、不堅財貿易堅財:意指一切世間財物,體非堅固,聚散無常,不可久保;如能持以布施梵行清淨之人,追求無上安樂涅槃,或求當來天人樂果,便成堅固之財。

  二、不堅身貿易堅身:意指父母所生之身乃四大假合,危脆不實,體非堅固,生滅無常,不可久存;如能持守五戒,清淨無染,修習菩提無上之道,證金剛不壞之身,成堅固之身。

  叁、不堅命貿易堅命:意指人所受之命雖壽夭不齊,皆同夢幻,體非堅固,倏忽無常,不可久保;若能了知四谛,修習正法,超越生死,以續常住不朽之慧命,便成堅固之命。

  

  2.菩薩當知九種會障礙善道、妨害修善的因緣

  一、已惱害我。二、現惱害我。

  叁、當惱害我。四、過去憎我善友。

  五、現在憎我善友。六、未來憎我善友。

  七、過去愛我怨家。八、現在愛我怨家。

  九、未來愛我怨家。《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

  

  3.學習菩薩具有的二十種力,用以摧破衆生的貪、瞋、癡叁毒。

  一、因力:過去的宿善力。二、緣力:現在的善智識。

  叁、意力:思惟的力量。四、願力:由思惟生起菩提心。

  五、方便力:加行方便。六、常力:加行方便無間修行。

  七、善力:修習善法。八、定力:堅定之力。

  九、慧力:智慧之力。十、多聞力:多聞經法。

  十一、施力:布施。十二、戒力:持戒。

  十叁、忍力:忍受一切汙辱。十四、精進力:精益求精。

  十五、禅定力:如實禅定。十六、智慧力:般若力。

  十七、正念力:正知正見力。十八、正觀力:正當的觀想力。

  十九、諸通明之力:通達明曉力。二十、如法洞伏衆生力:依法普度衆生。《無量壽經》

✿ 继续阅读 ▪ 07-108智慧明燈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