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我的出家因緣(法正)

  我的出家因緣

  法正

  編者按: 由于各位任課老師的精心引導,加之“寒山書院”學生特有的靈思妙悟,我爲手頭這些作品感到高興和振奮。感歎之余,特辟“書院新蕾”專欄,願有更多更好的作品來此彙聚,訴說禅思心語,以靈魂和陽光對話……

  我出生在蘇北農村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我的到來給整個家庭帶來了活力,帶來了生機和希望。然而也由于我的出生,在父親的肩上增加了一份負擔。

  我的母親從小殘疾,雙腿不能走動,什麼活也幹不了。所以家裏的一切都要靠父親一個人支撐著。父親沒讀過書,沒有文化,所以只能跟著別人做苦工,幹粗活,掙些錢來維持家裏的生活。

  漸漸的我長大了,雖然還很小,但可以幫家裏幹些輕微的活,所以從那時起,我開始學會了自己照顧自己。慢慢地我到了上學的年齡了,父母親開始爲我上學的問題操勞,雖然那時我還不太懂大人們心裏在想些什麼,但我自己明白,我和別的孩子不一樣,所以我比同齡的孩子活得堅強。

  父親常教導我要好好學習,有了文化,別人才會看得起,于是我努力學習,那時尚年幼的我,已能感知父母的艱辛,知道要報父母的養育之恩,更知道不能讓父母失望。由于不懈地努力,我成了同學中的佼佼者,當然這一切離不開老師的精心培養和父母的支持。歲月如梭,短短六年的小學生活結束了,我在同學們的羨慕聲中邁出了人生的第一步——小學畢業了,我的努力終于換來了父母親燦爛的笑容。

  步入中學後,老師對我非常關心,使我感到了溫暖。學校還免費讓我住校,使我更加堅定了學習的信心,我努力爭取各個方面都比別人好,于是我開始拼命地學習,過了一段時間感覺到體力不支,而學習成績也不見上升。老師告訴我,學習要勞逸結合,于是我按照老師所指引的方法去學習。就這樣我的成績一升再升,始終保持在全校的前幾名。

  轉眼瞬間,中考到來了,于是我暗暗地對自己說: “我一定要考出好的成績,決不辜負老師的精心栽培。”正所謂“工夫不負有心人”我做到了,我以優秀的成績考入了我市的一所高級中學。

  當拿到通知書時,全家人卻陷入了深思。這張通知書,就像一塊燒紅的的鐵,可觀而不可及啊!想到那昂貴的學費家裏拿不出,高檔的夥食費,我化不起。我的心都涼了,父母的無奈,種種的不可能,使我感到一絲絕望。我經過再叁的思想鬥爭,最後,不得不選擇放棄學業。我的決定,不知使母親暗暗地流過多少次無助的淚水。

  綴學在家,心中感到一絲淒涼,于是打算獨自到外面闖一闖。

  于是,我告別了雙親,獨自一人來到昆山打工,由于學曆低,又沒有工作經驗和技術。使我感到要找一份工作實在太難啦!經過幾番折騰,終于找到了一份工資不高的工作——電纜廠做電纜,由于我從小磨練出了堅韌的毅力,所以打工的生活,我還感到比較輕松。

  在昆山,一次偶然的機緣,我看到了“南京電影製片廠招生”的廣告,在朋友的支持下,我懷著試試看的心意來到南京參加面試。

  幾天後,我拿到了錄取通知書,可條件還是那高昂的學費,使我望而生畏。

  諸多的遭遇使我感到人生的失落。

  一天,我獨自漫步在市區的街道上,沒有方向的走著,不知走了多久,突然前面一堵黃色的圍牆擋住了我的去路,仔細一看,原來不知不覺中,我已來到了華藏寺。雖然以前我在家時也和父親到廟裏燒過香,對佛菩薩的認識卻很模糊,只知道他們可以使我做事順心、消災積福。想到這裏,我便開始向佛菩薩禮拜,求菩薩保佑我,不要有那麼多失落和苦惱。這時一位老法師向我走來,他看上去六七十歲,非常的慈祥和善,大概是看出了我內心的痛苦,于是和我攀談起來。記得他當時對我說過這樣一句話: “只要生在這個娑婆世界,就會有煩惱和痛苦的。”最後還結緣了我一本《佛陀故事》,雖然當時我對老法師的話似懂非懂,但當我看了《佛陀故事》一書後,我了解到了老法師話中的含意。偉大的佛陀告訴我們: “萬法因緣生,萬法因緣滅”的道理,想到生爲太子的佛陀,不安于世俗的享樂,舍棄王位,出家修學求道,最終悟得了人生宇宙的真理,再看到現實生活中出家人過著清淨自在的生活,我産生了向往之情,也許就在那時,我蒙發了出家的念頭。

  後來打工的生活中發生了一些煩惱的事,促使了我出家的念頭更加強烈,于是春節我辭職回家,並向父母親提出了想出家的想法,使我驚訝的是父母並沒有反對我,他們尊重了我的選擇而且很支持我,其實我知道他們內心是痛苦的,淚水往肚子裏流,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正月過後,因緣成熟,姨父引薦我來到宜興從善禅寺禮海量法師爲剃度恩師,這也是我出家學佛修習的開端。

  歲月如梭,時光如過眼雲煙,不覺中出家已叁年了。追憶以前的往事,不覺淒然淚下,並深感慚愧。至今都不知道當年度化我的那位老法師的上下;也慚愧,我雖已身入佛門叁年,但由于悟性之鈍,所能感悟到的佛之正法甚少。.

  想想自己出家因緣之殊勝,如今,我深深感到知識的貧乏,我的修學之心竟然如此之切。師父看出了我的心思,于是把我推薦到寒山書院學習,望我學成後,能夠爲佛教事業盡心盡力。古德雲: “欲登高必自卑,欲涉遠心自迩”。所以我要利用這短短的兩年時間,爲將來弘法利生打下堅實的基礎,也只有這樣才得以上報四恩,廣度有情。

  我衷心的祈願佛菩薩加持,使我煩惱輕,智慧長,菩提增。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