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何求?
李楚楚
難得有這麼好的機會,我們可以坐下來,聽法師講經說法。法師說,我們需要的很少,但卻追求的很多,世間之人都被欲望牽著了鼻子!想想,實然!
離開寺院的時候,同行的好友說,如果真的無欲無求了,那還是人嗎?那活著還有什麼意思?她這樣自言自語地問,其實並不期望我的回答,只是表明她在思考這樣的問題。不過也引得我陷入了無盡的沈思。
是啊,我想,到底什麼是人呢?一輩子光鮮亮麗就是人了嗎?不斷的去謀求自己想要的就是人了嗎?我們總是不滿足自己已擁有的,總是奢求無法得到的。如果有一天終于登上了珠穆朗瑪峰,我們就想著昭告天下,以求名垂千古;如果今天過著夢想的生活,我們就希望能夠改變一下節奏,以便蕩漾出另一種波瀾。我們總是不知足,總是在好的時候妄想更好,在更好的時候妄想最好。于是乎,日子在忙忙碌碌中悄然流走,我們在不知不覺中長大、變老。終于有一天,有片刻的安閑,我們回首平生,覺得這些真沒意思,並不是我真的想要的!那你真的想要的到底是什麼?什麼對你才有意義?吃飽了,想著下次決不會再吃剛剛吃的東西;成績趕上了,就想一蹴而就,爲自己不能超越更優秀的人而自尋煩惱;平凡人生,總想著驚天動地;螢火微光,卻想著照亮別人。
不安心,不快樂,不清淨。
有時候,明知道自己不適合,但卻奢望能夠擁有。有時候,給了我們彌補的機會,但是卻不願意付出更多。于是在思想上仍然遺憾,在行動上仍然不滿意。想一想,覺得這真的是在自尋煩惱,要麼想擁有已不能擁有的,要麼後悔已經擁有的,要麼抱怨一直擁有著的。
有時候,覺得自己本來就不完美,那還苛求什麼?都想要最強,那誰當弱者,誰當凡人?都想要最美,那什麼又是綠葉,什麼又是枝幹?知足者常樂,即使有時候自己會在某一瞬間感到自卑與自悲,但那至少只是一瞬,而不是永遠。所以,我承認我目光短淺,安于平常。大千世界中那麼多紛紛擾擾的腳步,我只想保持著自己不快不慢的步伐;即使沒有轟轟烈烈,我也甘願做“庸者”的平平淡淡,它對我是真實的就足夠了。想那麼多,追求也那麼多到底是爲了什麼?安樂的時候不享受,甯靜的時候不平靜,跟著他人轉了一圈又一圈,不斷的向上、向上、索取、索取,在清醒的時候抱怨著老天不公;在不清醒的時候不擇手段,終于不再有歇一歇、笑一笑的自由。意識在有些情況下,真是可怕,它會引導著讓你後悔,痛苦,空虛。
我想法師說的是對的,人們受著欲望的驅使,不得自在,在滾滾紅塵裏虛生浪死。我們生于斯世,自當可安心于斯世。無欲無求又有什麼不好的?簡簡單單地做著自己,不奢求,不迷茫,于千千萬萬人中遇見有緣的人,不早也不遲地走著自己想走的路,不是很好嗎?
摘自《寒山寺》佛教雙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