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彌勒爲何是釋迦牟尼接班人

  

彌勒爲何是釋迦牟尼接班人

  

  “彌勒”是梵文的譯音,又可譯作“彌帝隸”、“梅低梨”,“迷谛隸”,“每怛哩”、“梅怛麗藥”、等。因爲“彌勒”是姓,所以可以意譯爲“慈氏”,世稱“慈氏菩薩”。藏語稱“彌勒”爲“強巴”,蒙語稱“彌勒”爲“麥達勒”。彌勒的名字,梵文讀作“阿逸多”,意爲“無能勝”。《維摩诘經》說:“彌勒,菩薩姓也,阿逸多,字也。”也有說“阿逸多”爲姓,“彌勒”爲名的。《天臺淨名疏》指出:“言彌勒者,有雲從姓立名,今謂非姓,恐是名也。彌勒,此翻慈氏,過去爲王,名昙摩流支,慈育國人。國人稱爲慈氏,自爾至今常名慈氏。姓阿逸多,此雲無能勝。有言阿逸多是名,既不親見正文,未可定執。”《法華嘉祥疏》認爲:“彌勒,此雲慈氏也。過去值彌勒佛發願,名彌勒也”。

  通常的說法,“彌勒”是古印度天竺婆羅門種姓。公元前六世紀,彌勒與釋加牟尼差不多同時生于印度波羅捺國大婆羅門家。據說彌勒修行的曆史還早于釋迦牟尼!但他勇猛精進不如釋迦牟尼。後來釋迦牟尼成道了,他便前去聽釋迦牟尼說法,十分信服,認爲其道才是真谛。于是,他便跟隨釋迦牟尼修道,由于勤學勤問,專心一致,在佛學上有了很高的造詣,深受釋迦牟尼的器重。自有《阿含經》以來,部派佛教公認,彌勒是菩薩衆的上首,是“釋迦會”上的唯—菩薩。作爲釋迦牟尼的大弟子,彌勒接受了老師多方面的考察,最後被指定當釋迦牟尼的接班人,繼承釋迦牟尼的佛位爲補處之菩薩。

  彌勒被指定爲釋迦牟尼的接班人後,便先佛入滅,離開了人間,上生于兜率天淨土。經過四千年(據說相當于人間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後,將下生人間,在華林園龍華樹下修成正覺,繼釋迦牟尼而成佛,在龍華樹下叁會說法,化度九十六億衆生。所謂華林園,就是龍華樹茂密成林的花園,所謂龍華樹,就是枝如寶龍吐百寶華的樹。又據說此樹種于龍宮,所以稱“龍華”。相傳龍華樹高四十裏,廣亦四十裏,實在高大的可以。上海有座龍華古寺,即以此樹命名。

  還有一種說法:釋迦牟尼佛的教法流傳一萬二千年以後,佛教的教法滅亡了。這樣又過了八百多萬年,彌勒菩薩將由兜率天下降到我們這個世界成佛,爲衆生帶來幸福和安甯。因爲這是將來的事,所以把彌勒稱爲“未來佛”。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