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的判攝與抉擇——兼談印順導師人間佛教的理念
黃國達
現代人學佛常會遇到一個困擾的問題:在某一個機緣下,聽到老師、法師的說法、或看到一本佛書而進入佛法,但是當他接觸到另一位老師、法師的說法,或另一本佛書有著不同的說法時,多半會覺得困惑;每個人都說他所說的法是最好的,別的法不究竟,或比較緩慢,不知誰說的才對,令人無所適從。有沒有比較客觀的方法來了解佛法的全貌,進而選擇適合自己的修行方式呢?這就是所謂的“佛法的判攝與抉擇”的探討!
如何判攝、抉擇佛法?佛法由釋尊所創覺,流傳至今逾兩千五百余年,隨著近代交通的發達與文化的自然交流,傳布全球各地。一般分爲南傳、北傳、藏傳叁大系。以華文經典爲信受修持的中國傳統佛教思想,在面對南傳和藏傳佛教的不同聲音,乃至近期學術研究的風潮時,不能不有所調整因應。
佛法的判攝
中國傳統佛教思想,以天臺、華嚴兩宗的判教爲主,接受佛經裏“如是我聞”的字句,認爲所有佛經都是釋迦牟尼佛在世時,于不同的時間親口宣說,並分別以“藏、通、別、圓”和“小、始、終、頓、圓”統攝釋尊的“一代時教”,由低而高,階梯而上教化衆生,這種觀點延續千余年而沒有太大的改變。到了民國太虛大師的“教理革命”,以“八宗平等”——禅、淨、密、律、天臺、華嚴、叁論、唯識,以及大乘叁系——法性空慧學、法相唯識學和法界圓覺學爲判攝。
至于印順導師在佛法的判攝上,對于佛法思想作橫向思想的比較,及縱向的思想流變的探討,在導師晚年的著作“契理契機的人間佛教”(華雨集第四冊)中有詳細的論述。
不同于傳統的判教,導師是以“佛法”、“初期大乘佛法”、“後期大乘佛法”、“秘密大乘佛法”,及“大乘叁系”——性空唯名系、虛妄唯識系和真常唯心系來判攝佛法。
其中特別值得重視的是:印順導師結合了佛法的體驗和學術方法,重新檢視、厘清曆經兩千五百年的佛教思想、文獻,提出不同于中國傳統佛教的新看法,相當程度地還原了南傳、北傳、藏傳佛教及各宗派思想淵源的真相,對于不同思想的紛诤提供了比較客觀、務實的和解之道。而不是用“非彼即此”的截然二分法來“自是非他”,也不是以“圓融”的說法混淆宗派的差異,容許“方便”爲佛法“變質”的前奏。印順導師從學術論證的角度,接受了“佛經是在佛滅後數世紀,在不同的時代所流傳出來”的論點,並以開闊的胸襟認定“只要合乎叁法印,佛法不一定非要佛陀親口宣說不可”,而肯定“大乘是佛說”。
就文獻資料的研究而言,日本及西方佛教學者有很好的研究成果,臺灣在近期也很重視這方面人才的培養及思想的推廣。在經典的結集和流傳年代方面,也獲得很多新的觀點。譬如研究龍樹菩薩的著作,包括大智度論、十住毗婆沙論等,比對其中引用的經名、人名及思想,可以發現如四阿含、般若經、寶積經、維摩經、法華經、華嚴經、阿彌陀經等,都可視爲龍樹菩薩之前已經流傳的經典;而從未引用的經典,如解深密經、密嚴經、如來藏經、大般涅槃經、勝鬘經、楞嚴經、楞伽經、大日經等,則可推論爲龍樹菩薩之後出現的經典。因爲以龍樹菩薩的博學多聞而廣引諸經的造論方式而言,一些具有濃厚的唯識和真常思想的代表性經典,與中觀思想明顯不同,卻從未引用並加以抉擇、評論;若說龍樹菩薩見過而卻忽略它,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合理的解釋是當時並未廣爲流傳,所以從未見過或聽過,因而推論爲後期的經典。
由這樣詳細而多方面的考證,應可推測出許多有名的經典的流出時間,甚至進一步比對同一部經的不同版本,由其中內容的出入而了解該經的演變。由此可以得知印度佛教思想的流變,最早的經典爲原始佛教的四阿含經。其次爲初期大乘經,如般若經、寶積經、維摩經、法華經、華嚴經、阿彌陀經等,多爲般若空義的敷演開展及菩薩行、十方叁世佛的思想。其次爲唯識思想,包括解深密經、密嚴經等,以阿賴耶識爲一切有爲諸法生起所依。至于後期大乘則爲勝鬘經、涅槃經等如來藏、真常唯心之思想。而更後期則是秘密大乘的大日經等密教之思想。
四悉檀
如何判攝這衆多的佛教思想?龍樹菩薩的四悉檀(四宗、四理趣)可以作爲判攝的方法。四悉檀是爲契應各種不同根器衆生,或契應不同的因緣,而采用的四種說法教化,包括:一、第一義悉檀:即對無常、無我、涅槃叁法印的體證或實相法性的開示,這是“顯揚真義”的教示。二、對治悉檀:即破除我見、常見、有見、無見、邊見及各種破邪顯正之論述,以及各種對治貪、嗔之修行方法,這是“對斥猶豫”的教示。叁、各各爲人(生善)悉檀:如以阿賴耶、如來藏說方便接引畏懼、誤解無常、無我、涅槃叁法印的衆生,待其證入究竟,即能明白阿賴耶、如來藏的核心仍是叁法印。又如說十方叁世佛,敬信、供養、持名、觀想能得福報,除業障,種善根,未來世能見佛聞法,終成菩提。這是“滿足希求”的教示。四、世界悉檀:是順應世間善法,融攝而爲方便,如密教運用大量的婆羅門教儀軌、法器,轉化爲法的象征。這是“吉祥悅意”的教示。
我們由四悉檀來觀察,愈早期的經典,對第一義悉檀的描述愈直接、愈單純,到了後期佛教,衆生根鈍,不得不發展各種對治和方便法門。然而後期佛教也不能沒有第一義悉檀,否則就成了外道,違背佛法本義,如禅宗的明心見性,密教的大圓滿、大手印,即可視爲是第一義悉檀顯揚真義的開顯。
佛法的抉擇
因此在法的抉擇上,不能以愈古愈真爲唯一標准,獨尊阿含而忽視大乘佛教,甚至認爲大乘非佛說,而不能體會大乘乃阿含的適應、發揮;也不能認定愈後期的佛法愈圓滿,而貶抑阿含爲小乘經,以爲修原始佛法爲自了漢,沒有悲心;或是認爲空不是了義說,唯識或如來藏才是圓滿究竟。這些都昧于佛教思想的演變,而落入宗派之诤。就每個人的學佛修行而言,只要能緊緊扣住叁法印的根本思想,選擇契合自己根性的法門,舍棄以自己的法門爲至高無上的“法慢”,以平等心尊重、包容與自己不同法門的修行,這是比較中肯的態度。
另外,在適應時代思潮上,是否有較爲遍通的的抉擇呢?這裏特別介紹印順導師的思想:在他的著作“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對于佛法的抉擇,有相當卓越的觀點,導師說:
我不是宗派徒裔,不是學理或某一修行方法的偏好者。我是爲佛法而學,爲佛法適應于現代而學的,所以在佛法的發展中,探索其發展的脈絡,而了解不同時代佛法的多姿多態,而作更純正的,更適應于現代的抉擇。由于這一立場,叁期、四期的分判,相當于古德的分判,而意見不同,主要是由于純正的、適應現代的要求。也就作成這樣的結論:“立本于根本佛教之淳樸,宏闡中期佛教(指“初期大乘”)之行解,(梵化之機應慎),攝取後期佛教之確當者,庶足以複興佛教而暢佛之本懷也欤!
人間佛教
更具體而清晰地,導師將這樣的理念歸納爲“人間佛教”的理念,作爲適應時代的抉擇。在內涵上,雜阿含經“諸佛皆出人間,終不在天上成佛也”的啓發,加上現代人文思潮澎湃,重視民主、人權、理性、社會福利、公益的價值,加上初期大乘的菩薩心行,去除天化的鬼神信仰和神秘、隱遁色彩,成爲“人菩薩行”的佛法。
這樣的學佛,重點不在感應、神通,而是德行、智慧、慈悲心行的提升。在時間上,重視此時此刻、今生今世,而不是遙想未來、計劃來生。在空間上,重視此土,而不是寄希望于他方。掌握當下的因緣,淨化身心,自利利他,那麼,如是因如是果,在另外的時空環境中,自然是身心清淨,福慧莊嚴的。這是在平實、平易、平常中體現真實、殊勝、超越的正報和依報。
這樣的學佛修行,是入世的、活潑、開朗、年輕的佛法,不是專爲老年人、失意者、閑暇者而說的法,也不是專爲超度亡魂、修來生的法。導師認爲,要發揚佛法的真義,爲現代人所接受,就必須重視不離人間修行的佛法。
不過,這樣的生生世世在人間修行的“人菩薩行”,仍有一些疑義之處;懷疑這樣的修行是否只是理想,而無法落實,導師在“自利與利他”一文中特別提到:
要長在生死中修菩薩行,自然要在生死中學習,要有一套長在生死而能普利衆生的本領。……菩薩這套長在生死而能廣利衆生的本領,除堅定信願(菩提心),長養慈悲而外,主要的是勝解空性。觀一切法如幻如化,了無自性,得二谛無礙的正見,是最主要的一著。所以(“雜阿含”)經上說:“若有于世間,正見增上者,雖曆百千生,終不墮地獄”。惟有了達得生死與涅槃,都是如幻如化的,這才能……,在生死中浮沈,因信願(菩提心),慈悲,特別是空勝解力,能逐漸的調伏煩惱,能做到煩惱雖小小現起而不會闖大亂子。不斷煩惱(嗔、忿、恨、惱、嫉、害等,與慈悲相違反的,一定要伏除不起),也不致作出重大惡業。時時以衆生的苦痛爲苦痛,衆生的利樂爲利樂;我見一天天的薄劣,慈悲一天天的深厚,怕什麼墮落!惟有專爲自己打算的,才隨時有墮落的憂慮。發願在生死中,常得見佛,常得聞法,世世常行菩薩道,這是初期大乘的共義,也是中觀與瑜伽的共義。釋尊在(“中阿含”)經中說:“阿難!我多行空”。“瑜伽師地論”解說爲:“世尊于昔修習菩薩行位,多修空住,故能速證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大乘經的多明一切法空,即是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修菩薩行成佛的大方便!
所以生生世世在人間,並不是在人間受苦,而是把人間當成道場。當智慧、福報、能力不斷地增長,即使細惑仍存,微苦相應(受人身,生人間,不免有冷熱饑渴、疲憊、酸痛等色身的苦,而內心其實不苦),雖然身在人間,與衆生“同事”,廣結清淨善緣,心常在涅槃,解脫自在,所以菩薩道“叁大阿僧只劫”的漫長的時間,其實是豐富的曆程。時空如幻,修行如幻,心懷高遠而又能把握當下,這就是真實的人間菩薩行。
還有,“人間佛教”思想在逐漸被提倡、流傳之際,有人把社會關懷、慈善公益的活動等同于人間佛教,甚至忽視個人的內觀和自我淨化,無形中,貪圖有爲的“功德”,好大喜功,營造場面,卻無力調伏煩惱,這只能說是佛法的淺化、俗化,因爲不能只顧到適應“人間”而失去“佛法”。導師叮咛要“立本于根本佛教之淳樸”,在四聖谛、十二因緣的體認,和叁十七道品的行持之下,紮穩根基才能“行穩致遠”呢!
本文特別介紹印順導師人間佛教的思想,並非認定這是學佛修行的唯一選擇,或是否定其他修行法門,而是提供一個經過深度思辨,具有寬廣視野,適應時代,超越宗派,而不同于傳統佛教的觀點。
況且,導師的思想本身就具備了佛法的中道精神,其治學範圍可說是博大精深,除了還原、厘清曆史中各時代不同的佛教思想之外,在判攝和抉擇上,更兼容了四悉檀的內涵,契理而契機,並非偏狹、排他的宗派之見!透過導師的思想,只要細心思惟,真正實修,相信必能引導學人進入佛法的堂奧。
《佛法的判攝與抉擇——兼談印順導師人間佛教的理念》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