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禅七講話 乙篇乙亥新正禅七講話 第六日 自悟自證

  第六日自悟自證

  禅宗的向上一著子,只能用自悟自證獲得,不能用傳授獲得。祖師的言句(話頭)不是當人要得到的事,它只是祖師的指月之指,當人只能因指得月,不能以指爲月,而在指上覓月,即使祖師之指像佛指那樣莊嚴,跟月卻毫無交涉,對當人也沒有用處。

  有僧問大慧宗杲禅師:“古人(香岩智閑)說:“如人上樹,口銜樹枝,手不攀枝,腳不踏樹”,不知還有沒有答話的份?”

  師:“答話了也。”

  僧:“學人問樹上話,和尚爲什麼向樹下答?”

  師:“只爲你在樹下問。”

  僧:“騙得過大衆眼嗎?”

  師:“灼然騙不得。”

  僧:“若如樹子未生,消息未動,香岩向什麼處得這話頭來?”

  師:“向你漆桶裏得來。”

  僧:“如和尚說:“喚作竹篦則觸,不喚作竹篦則背,”還有爲人之處呢?”

  師:“無。”

  僧:“這樣,那不是成爲虛設嗎?”

  “虛設。”杲禅師隨則又接著說:““如人上樹,口銜樹枝,手不攀枝,腳不踏樹,樹下有人問西來意,答他則喪身失命,不答他又違他所問。”這時香岩才憑第道,便有個旁不肯底喚作虎頭上座,出衆說:“樹上即不問,樹下道將一句來。”香岩呵呵大笑。”

  杲禅師一邊拈出虎頭上座的話說:“險!”一邊又拈出香岩的哈哈大笑說“險”!並說:“(我)徑山這兩“險”,有一險如天普蓋,似地普擎;有一險料掉沒交涉,還有揀得出者麼?若揀得出,非惟親見香岩,亦使虎頭上座無安身立命處.如無(揀得出的),徑山將現成公案爲你諸人下個腳注:喚作竹篦則觸,不喚作竹篦則背。”〔1〕

  現在,老衲也拿則現成公案爲各位下個腳注:“僧問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州曰:“無。”

  我們回顧前述那則公案許多言句,定會發生許多疑問。例如:香岩打的是什麼啞謎?虎頭上座的又是什麼?杲禅師的兩險是什麼是什麼時候意思?杲禅師的竹篦公案又如何解釋?……主些疑問在各個心中會形成一個疑團。盡管是一個疑團,但卻無法使得上心力,因爲處處都把思路堵死了。

  如果把這個疑團,統統都加到“狗子還有佛性無?無”的話頭疑情上,渾成一個疑團,只顧囫囵地參下去,應可讓疑情更增長一些。疑情只要是囫囵的疑,不用力的疑,增長成片成團,那是很好的事。

  徑山杲禅師教人:舉話時,都用不著許多伎倆,但行住坐臥處,勿令間斷,喜怒哀樂處,莫生分別,舉來舉去,看來看去,覺得沒理路,莫滋味,心頭納悶時,便是當人放身立命處。記取!記取!莫見如此境界便退心,如此境界正是成佛作祖的消息也。徑山所說的這種境界,很可能是參話頭的一個難關,要過得這一關,才有好的消息!

  注釋:

  〔1〕見《大慧普覺禅師語錄》。《大正》四七·八二七中、下。又見《指月錄》叁十一卷十二至十叁頁。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