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悟:如何是無苦的世界
吳明山
我們總覺得自己是不足夠的。所以,我們不斷地通過對外在的獲取來讓自己變得足夠。
一直以來,我們用很多種方法來看待自己,來解讀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在佛經裏,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被稱爲“娑婆世界”。娑婆的意思即是堪忍,就是說,我們一直有能力忍受著這個世界;或可叫做不堪忍,意思是,我們一直在尋求著離開以不再忍受這個世界。
去看看這個世界裏的我們,我們一直是不足夠的,我們一直從外部世界尋找和獲取著。通過擁有更多的物質、知識、名聲、尊重和愛,我才能讓我的人生變得“堪忍”一些。比如,我現在是不夠健康的,所以我要探尋更有效的保養身體的方法;我的知識現在是匮乏的,所以我要不斷地學習更多的知識,好讓我變得離真理更近一些。當我離真理更近一些,我就能獲得更多人對我的尊重,因爲我自己是不夠的,更多人對我尊重的話我才會變得足夠。總之,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一定要通過外在,通過除了“我”之外的其他資源,提供給自己更多,才能讓這個世界變得“堪忍”一些。
看看所有人的人生,有多少人不需要任何的外在就是自在自足的?
離開了外在,幾乎每一個人都會變得非常的不堪忍。甚至,離開了我的某些看法,離開了我的某些感受,我的心裏就空蕩蕩的。例如,如果我不能把某些問題搞明白的話,我就覺得我很愚癡,這樣的我是不能被接受的。爲什麼別人都明白而我不明白呢?所以我一定要明白;大家都在獲取很多的財富,財富能夠證明一個人是成功的,所以我也一定要不斷地積累很多的財富。至于爲什麼要這樣做,其實內心裏並不真正知道,甚至都不清晰自己爲什麼需要這些財富。
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究竟要什麼。但是,當世界上的所有人都是這樣想、這樣做的時候,他不自覺地就這樣想、這樣做了。他的內心告訴自己:我一定要向這個世界的所有人證明,我也是好的。他自己的內在裏面從來沒有完完全全的自我;他的自我,他的內在,他的幸福,他的愛,他的喜悅,他的安甯,他的健康,都不是從他開始的,是從他以外開始的。
去看看我們這個世界,你會看到所有的人都是在要,不停地去要,不停地去爭取,不停地努力,努力抗拒著自 己的不足夠。所以生活在這個抗拒的世界裏的人,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就叫做苦惱。
我們活在一個苦惱的世界裏。而正是因爲這個苦惱的世界,我們也就有機會去探討 :究竟怎樣才能到達一個不苦惱的世界,一個充滿愛和喜悅的世界,一個平等沒有差別的世界,一個圓滿的世界。
看看我們每一個人做的所有事情,是不是都在試圖進入這樣一個世界?不管你現在是什麼樣子,你的所有行爲,包括你所有的學習、勞動、交往以及其他任何的努力,你都是在試圖讓自己進入一個沒有苦惱的世界。沒有苦惱,會讓我們享受巨大的快樂、和平、安定和愛。也許,在每一個人看來,沒有苦惱的世界都是不一樣的,可能會有不同的表述,但一定不是今天這個世界所呈現的樣子。
如何才是那個無苦惱的世界?
如何才能進入那個無苦惱的世界?
如何才能讓自己活在覺悟的狀態?
我們總是希望通過探索真理,了解到我們怎樣才能不受外在條件製約,怎樣才能讓自己進入永遠快樂的世界。綜觀人類的曆史,所有的人都在探索,我們一直以來都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