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勸君常存“不動心”(黃總舜)

  勸君常存“不動心”

  黃總舜

  

  一位朋友,研究生畢業時,先主動地選擇留校做學問。周圍的許多相好給他潑冷水,認爲他這樣做太迂腐了,不如從政、經商來得實惠。他開始有些心灰意冷了。當他進一步得知周圍的同學絕大多數走出了學校,或從政,或經商,或去銀行,或進報館、電臺、雜志社,社會地位和福利待遇都比自己好時,他更是後悔不疊,竟憎惡起他一向認爲神聖無比的做學問這一職業。工作後,憑他的才智,本來可以幹得很好的,可是他不安于本職,心無所系,終日牢騷滿腹,苦悶彷徨,一心想轉行,卻沒有轉成,結果因工作的不如意、愛情的失敗而絕望跳樓自殺。我的這位朋友之所以落得如此地步,除了有社會環境的原因外,更主要的是他缺乏一顆堅韌的“不動心”。

  人生立世,欲求得事業的成功,欲過一種自主的安祥生活,最要緊的莫過于保持一顆“不動心”。它是個體立身的主心骨,體現了個體之“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的主體精神。失卻了它,人便迷失方向,沈淪苦海,隨波逐流,永世不得安甯。唯有保持“不動心”,方能抵製欲念,戰勝邪魔,克服自身的軟弱,披荊斬棘,直達清淨自由的“如來”境界。“不動心”就本體而言,是指清淨空寂的真如本性;就法門而言,是指無相無住的無念之心,也就是惠能所倡導的“禅定”。統言之,“不動心”就是破除我執法執,外離相,內不亂,保持內在心靈的安祥獨立和圓融無礙,不被諸境所染。

  保持一顆“不動心”,具有無窮妙用。在欲念橫流、煩惱疊起的現實生活中,保持一顆“不動心”是獲得安祥生活的內在保證。心不動則煩惱不起。“不動心”能從根本上使你免除“心火無煙日日燒”的痛苦;它使你在衆生欲望被頻頻喚起而又無法滿足的生活灼熱的跑道中,獨具一片蔭涼,獨飲一瓢甘露,讓你恬然走完安祥而無悔的人生。當你擁有了一顆“不動心”,你的生命之流就不會徒然流耗在欲念和煩惱的沙漠中,而能自始至終地款款地流向宇宙生命的永恒大海;當你擁有了一顆“不動心”,你就不會因爲別人的工作待遇好而徒生煩惱、怨天尤人,失卻內心的平靜與安祥,而能安于本職,毫無損耗地發揮自己生命的能量,從工作中發現樂趣,並體驗生命的神聖;當你擁有了一顆“不動心”,你就不會因爲別人有錢有勢而喪失自己的人格,你會從自己的社會地位和生活中發現生命的偉大,並力圖無愧于這難得易失的人生;當你擁有了一顆“不動心”,你就不會無理性地對自己一向認爲神聖並加以追求的事物和理想發生懷疑,躊躇不前,半途而廢,乃至一生功業無成,窮年浩歎。你會安于孤寂,安于清苦,在自己的一方淨土中,默默地辛勤耕耘,抛灑汗水,最後你會因生命無悔而得到加倍的報償;當你擁有了一顆“不動心”,你就會發現,在工作、職業上,無有貴賤之分,都是生命之流、真如本性的無限豐富的顯現,誠如河流中有微波漣漪,有流水淙淙,有激流澎湃,你就會從無限多樣的職業和生活方式中感受到同樣是尊貴與偉大的人格,你就不會因愚蠢的攀比而生種種煩惱,白白地消耗自己的生命。

  如果你想在事業上有大的作爲,你同樣應當保持一顆堅韌的“不動心”。古之成大事者無不如此。有了“不動心”,你就會沿著自己崇高的理想一如既地追求下去,而不會被半道上跳出來的種種欲念誘惑所羁絆,你就會把自己畢生的精力用于所往追求的神聖的事業上,而不去追求世間庸俗的物質感官享受,你就會有勇氣去忍受孤獨,忍受誤解,忍受誹謗,忍受貧困,而把自己生命的光束集中在一個焦點上。當你事業成功的時候,你就會發現,把生命消耗在滿足無聊的虛榮心、攀比心、嫉妒心是多麼的不明智!是的,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爲科學家、著名學者、大商人、大企業家,但是真正成功者卻是那些始終保持“不動心”的人。因爲保持了“不動心”,就能戰勝自己的欲望和軟弱,抵製外來的誘惑,破除種種因隨緣觸境而産生的不必要的懷疑、徘徊、困惑和苦悶,使生命自始自終地得以在一種清淨安祥的心境中自由地、無有損耗地發揮它的能量。

  總之,人只有保持一顆“不動心”,才能真正地自信,才可以實現真正的自主的選擇,才可以做到生命無悔,才可以安祥處世,才可以彌合因外在環境的沖突而造成的心靈的裂痕,才可以培養起健全而和諧的人格,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而這些聰明才智在平時往往被徒然地耗費在見異思遷、迷茫、虛榮、嫉妒、猜疑、煩惱、妄想、自我否定等等無明業障中。

  熱愛生命而真心向善的人們!願“不動心”這顆摩尼寶珠,照耀您跨越無明的黑暗,融身于光明的佛海!

  任花花綠綠的誘惑在身邊旋轉,

  任欲求的烈焰把天地燒得通紅,

  我們啊,且揚起那片不動的心帆,

  恬然自足,行一路生命無悔的航程!

  

  禅刊 1993年度第二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