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彌勒上生經》講記 25

  《佛說彌勒上生經》講記(25)

  ◎ 印海 著

  

  如是天宮,有百億萬無量寶色,一一諸女亦同寶色。

  此是大神造宮殿後之第五種遂願。從前面有了宮殿、園林、法座、寶柱中均由衆寶莊嚴,由衆寶中影現有無量無數寶色,千紫萬紅,光華燦爛,天堂輝煌莊嚴,又能使令每一位天女之身皆同于寶色。若約法說,菩薩本願爲使天衆同入佛慧。如法華經說:“無二亦無叁,唯有一佛乘”。下生經說:彌勒下生雖有叁座說法,無非令衆生皆當受記作佛。大乘佛土,雖廣說五乘法門,攝化不同根性有情,但到最後,希望能回小向大,鹹趨佛道。這是諸佛出世本懷,亦是衆生本覺智明之極致。

  爾時、十方無量諸天命終,皆願往生兜率天宮。

  由于大神造宮殿,妙寶莊嚴,希有之極。故初由大神發願造殿,接著有五種大願均能一一實現于眼前。最後諸天衆睹此殊勝妙境,十方無量諸天,希望五衰現相命終之後,皆能往生兜率內院,親近彌勒,聞法除疑,了脫一切生死苦患!

  己叁 五大神莊嚴內外

  時兜率天宮,有五大神:

  廣詳兜率天依報莊嚴中有叁大段,第一明諸天造外宮殿,第二大神建善法堂,今第叁五大神莊嚴內外。此一段中分二:初標,後釋。此爲初標。當牢度跋提造善法堂之當時,兜率陀天宮中即有五位大神同樣發心要莊嚴兜率內院之清淨佛土。不但希望彌勒上生後生此淨土,亦願人天大衆發願上生此土。神有妙用難測,不可思議之義。不論人間,天上,依佛法說,有很多神祗,如護法神,專門護持善人,責罰惡人。釋尊在世,有天龍八部鬼神護法,所以每次遇難,皆能逢凶化吉。今兜率陀天有一生補處菩薩將要上生,當然亦有諸位天神護持,莊嚴國土。得此五大神之莊嚴內外宮殿,主要是彌勒菩薩內修五蘊,蘊是集聚之義。菩薩之法身,非凡夫之煩惱,業報血肉之軀——苦果(色——四大。受,想,行,識之集聚身心和合體),全由修持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而成就清淨果報體。因爲菩薩因中具足一切戒行,所以稱爲戒蘊,一切禅定,故稱定蘊,具足一切慧,此慧專約了解世間法差別而說。不但對世俗法洞察無遺,且能起殊勝了知,故得第四解脫蘊,第五解脫知見,是能緣無爲法之出世間的智慧,亦可說通達一切法平等無差別真理的智慧,或稱根本智。這五種蘊,又名五分法身,一切聖賢皆已獲得此清淨功德,所以無諸障難,以此功德所集聚而感召的正報是殊勝莊嚴法身,無諸分段生死,所感召的依報也是清淨微妙,絕諸濁染。彌勒位鄰大覺,內證清淨五蘊法身,所以外感五位大神莊嚴內外宮殿。

  第一大神,名曰寶幢,身雨七寶散宮牆內,一一寶珠化成無量樂器,懸處空中,不鼓自鳴,有無量音,適衆生意。

  以下廣釋五大神:第一位大神名曰寶幢,諸神亦以德立名,幢是一種高顯莊飾品,此處名寶幢者,說明菩薩的戒德尊高,如寶幢高顯,令大衆得見。菩薩戒香馥郁,普聞十方。寶幢大神能以神通威力,身雨七種妙寶:金、銀、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瑪瑙,散布于宮殿之牆內。菩薩因修身、口七支淨戒成就,自然外感七寶編布宮殿牆內之莊嚴。同時每一寶珠又能變化成無量琵琶、弦、蕭種種樂器,懸于虛空之中,不需人去敲擊,自然奏出無量音聲,使人聽了,非常悅適心懷。這顯示菩薩持清淨戒,心不惱害衆生,身不殺生,進而且能放生。不偷盜,而能布施周濟、協助他人。口不惡言、欺騙,且能以柔軟語、安慰語,勸化他人,使人獲得慰藉。菩薩內心不但無瞋恚心,且具有大慈悲心,令人無畏懼之感。所以具有戒德的人,身口所表現活動令人誠服,心悅!這唯有菩薩才能當之無愧了。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