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彌勒上生經》講記(9)
◎ 印海 著
八部衆第叁藥叉,又稱夜叉,華言勇健,又雲暴惡,或稱貴人,可分叁類:一地行夜叉,二飛行夜叉,叁空行夜叉,後者在四天王天,忉利天中守護城池。諸藥叉衆皆以衆生肉爲食,個性非常殘暴。其中蓮華面夜叉與叁萬六千諸藥叉眷屬,悉皆愛樂如來正法。故發願生生世世深心護持佛法,而不厭倦。如金光明經說:“寶王滿賢王,曠野金毗羅,賓度羅黃色,此等藥叉王,各五百眷屬,見聽此經者,皆來共擁護。”
八部衆第四乾闼婆,此雲尋香,爲天帝樂神,不事生産,亦不食酒肉,唯作樂尋求香氣,以資養身命。西域人稱他爲散樂乾闼婆。有一彩單乾闼婆王,居須彌山南的金剛窟,深信大乘,與諸乾闼婆衆,護持叁寶,使佛法普遍流通世間。
八部衆第五阿修羅,此言非天,因其福報殊勝,鄰次諸天,但多行谄詐,而無天德,所以名爲非天。是六道之一,男醜女妍,一類屬鬼道,一類屬畜生道。鬼道阿修羅居住于須彌山窟中,或大海邊。畜生道一類住大海底,彼等有胎、卵、濕、化四生之不同。有一毗摩質多阿修羅王,此雲響高,亦雲淨心,又名種種疑,住須彌山東去一千由旬大海底,國土縱廣四萬由旬,大城中有宮殿名曰設摩啻,縱廣一萬由旬,有七重牆垣,七重欄楯,七重行樹,宮殿園林,皆七寶所成,莊嚴校飾,不可說盡。毗摩質多阿修羅王娶香山乾闼婆王的女兒,生了舍脂,帝釋天娶舍脂爲第一夫人。此阿修羅王有大威勢,眷屬無量,臣仆亦多,衣食充溢,百味隨念而至,與天同等,而誓願護持正法,擁衛受持經典之人。華嚴經感應記說:新疆省于阗國,有一沙彌名般若彌伽薄,堅持戒行,專誦華嚴。有一天,忽然有來人,雙手合掌曰:“諸天請師,願師閉目”。沙彌即閉目,不久即到天上,天帝見沙彌莅臨,跪而告曰:“現今與修羅戰爭,屢次失敗而被殘害,今特請師爲誦華嚴經,祈法力加被”!(傳說須彌山之南、西、北面,各過一千由旬之大海底,各有阿修羅國城,阿修羅本身長七百由旬,化身高十六萬八千由旬,立于大海底,與須彌山齊,常與諸天戰鬥,敗則與兵衆躲入藕絲孔中,勝則殘害天衆,暴虐無比)。師聽後願協助之,即乘天辂,專心念誦華嚴,以法力加被,修羅見之,忽然潰散。不久,天帝又將沙彌送歸人間,因爲曾往天上,身染有天香,終身不退,此事,一則表示佛法無邊,一則說明天宮雖殊勝,亦有刀兵之劫,天宮並非究竟淨土。
八部衆第六迦樓羅,華雲妙翅鳥,俗說大鵬金翅鳥,其翅羽金色嚴麗,衆彩莊校,爲飛禽中最大者。據說兩翅展開有叁百六十裏。有說兩翅展開有十六萬裏,頭尾相距有四萬裏者,高下一樣。頸中有如意寶珠,常以龍爲食。但不能吞食受叁歸五戒之龍。有一蘇羅金翅鳥王,神力最大,深樂大乘佛法,曾赴金光明會中聽聞佛經。阿含經說:此鳥亦有胎、卵、濕、化四生,皆以如意寶珠爲璎珞,變化萬端,無事不辦。身高有四十裏,長八十裏,鳥王壽命一劫,若非鳥王,則無一劫之壽命。據說此鳥居住于大海之北岸,有一種樹名叫俱吒奢摩離,樹高一百由旬,樹蔭能遮五十由旬,金翅鳥居住于樹之四面,以業力不可思議,亦有胎、卵、濕、化四生之差別,因其翅膀中有毒,扇入人眼中即成盲者,所以不來人間,多住于須彌山邊之鐵樹上。
八部衆之第七是緊那羅,華雲疑神,具有人之形象,頭上有角。人見之即懷疑他是人或者非人?故名疑神。又雲歌神,因系天帝絲竹之伎神,亦與諸眷屬,護持于佛法。
最後第八部摩睺羅伽,華言大腹行,世間之蟒蛇,蝦蟇,田雞等,皆屬此類,又稱地龍。以上八部衆只舉彼類之爲首者,在各類中又具有種種異類,枚不勝舉,如是八部等衆,皆能接受佛陀慈悲攝化,如遊子歸投慈父,如病者獲得醫療。今見佛陀放光,皆蒙感召,前來見佛聞法,俾得離苦得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