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號《時尚芭莎》專訪宗薩欽哲仁波切
宗薩欽哲仁波切,被稱爲“當今世界公認的最具創意的、最有影響力的心靈大師”,他親自撰寫和執導的兩部關于心靈的影片在國際電影節獲獎,2007年,他的新書《正見》由李連傑、胡茵夢、賴聲川、丁乃竺強力推薦,在中國精英群體引發熱潮,2008年3月《時尚芭莎》雜志首次采訪他,現摘錄雜志采訪文字與大家分享。
宗薩欽哲仁波切說:
“在回答問題之前,我想先祝賀各位新年快樂,祝願大家2008年好運連連!今時今日,每當我們祝別人“好運”時,不幸的是,我們總是會將所謂的“運氣”與物質挂鈎。當然,我並不否認“運氣”與錢財或金銀等物質相關。它們肯定是有關聯的。要獲得那些物質上的東西需要很多的運氣。然而,還有許多別種類型的“運氣”,它們或許更爲重要-比如能夠快樂的運氣、能夠享受的運氣、能夠與衆不同的運氣、能夠有不一樣想法的運氣等等。這些特殊的運氣非常困難,但它們其實更加重要。身爲佛教徒,我認爲要作一位心靈道上的修行者需要很多的運氣。
如我剛才所說,要與衆不同是需要運氣的。在今天的世界裏,大家都一樣,沒有不同。每個人都有Louis Vuitton 的袋子、Versace的褲子與夾克、Gucci的鞋子,還有各式各樣的赝品。當你走在上海、香港、北京或臺北的街上,所看到的人們似乎都長得一模一樣。這個世界已經變得無趣。你在紐約會看到Starbucks、 麥當勞、Gap、Banana Republic等等;去到西亞圖的時候,你會發現那裏也有同樣的商店;舊金山、歐洲也是如此。而今天我們亞洲人是這麼努力地嘗試著去抄襲這一切。因此,我們所處的世界,正逐漸喪失著能夠與衆不同的運氣。相反的,我們是如此地沈醉于這樣一個連鎖的世界。去到Starbucks 的時候,你看它的杯子都是一樣的;現今的人類看起來就是如此-每個人看起來都象“Versace”。所以我覺得要與衆不同是需要很多運氣的。
最近我在南印度有個很有趣的經曆。我在一個火車上,看見火車的車長前來收票。他穿著一套漂亮的製服,西裝筆挺-夾克、大衣、領帶等等-但在他的前額上抹著一層灰。在那個社會裏面,這是完全被接受的。當我更仔細地端詳著他時,才發現原來他赤著腳!似乎沒有人認爲有什麼不對,因爲並沒有人注視著他。我覺得那是很特別的!如果你在上海或北京打著領帶、披上大衣,然後赤著腳要踏入一間時髦奢華的餐廳,我想任何人都不會允許你進去,即使是守門員也是如此。只有當你穿上那枯燥乏味、單調無趣的同一套衣裳時,守門員才會讓你入內。對我而言,在某種程度上,作爲一個佛教徒就是要有點特別、思想要特別、看待世界的方式也要特別。因此我希望所有的人,包括我自己,在2008年擁有這種可以與衆不同與特別的運氣。”
1,BAZAAR:問:仁波切,你的新書《正見》在中國出版後非常暢銷,它和我們看到的傳統佛教書籍非常不同,你爲什麼寫這樣一本書?
仁波切說:“現在回答第一個問題。我的第一本書,人們說在大陸中國非常受歡迎。若真是如此,我想這要歸功于讀者們。去年在北京的時候,我感覺到中國人,尤其是年輕一代,似乎希望自己的思想可以與衆不同。這讓我覺得耳目一新。對于第一個問題,如果要很精確地回答的話,我覺得我的成功是個偶然。”
2,BAZAAR問:什麼是佛教的“正見”?
仁波切說:“現在回答第二個問題。佛法的究竟正見是什麼,這很難以短短的幾句話濃縮起來的。但是在這裏跟大家開個小小的玩笑,其實佛法應該是最高等的革命性思想。因爲當佛陀最卓越的弟子-偉大的龍樹-向佛陀禮贊的時候,他說:“我贊歎這位超越見地的佛陀。這句話本身就極具革命性。每一個見地、每一個系統、每一個條規、每一個規範,統統都有缺陷。話雖如此,我並不是在說佛法的精要與無政府主義相等。無論是規則、規範或方法,這種種的一切,佛法都會全然接受。但是佛法只將它們當作器皿來使用:當你口渴的時候,喝水是至關重要的;重要的是水,而盛水的玻璃杯子則是次要的。所有的這些規則、規範、黃帽、紅帽,那個傳承、這個傳統-這些全部都象玻璃杯子一樣。超越見地,這似乎就是喬達摩佛陀之見地。但這個說來容易做來難。這是因爲我們人類沒有能夠了解它的工具。當我說我們沒有那些工具時,這並不表示佛陀的話語是非常的神聖的言語,並且需要解碼。像我們一般的凡人,太習慣于一般的語言和一般的邏輯。像我們這樣,相信4+4=8的人,就完全卡在那個邏輯當中;如果有人說8+8=9,對我們來講就是不可能成立的!我們受限于我們的成長。你必須能夠解開這些種種的邏輯,然後才能夠體驗到超越見地的見地。
因爲這是市場的雜志,那我該談談一些與雜志有關的。所謂的“超越理性”並非無法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裏面體驗到。即便是在我們一般的世俗生活當中,有時我們也會體驗到一點點。比方說當我們墜入愛河的時候,一般的邏輯是沒有用的。當它發生時,它就這樣地發生了。一切的邏輯都與你的情緒相違背,但所有的邏輯卻都無法生效;你就是這樣地墜入了愛河。愛國主義也是如此-有時在愛國主義的情緒驅使之下,我們會失去一切的邏輯思想。詩歌也是這樣。有時候我們可以想出一個令人驚歎不已的詩句。Basho,一名偉大的日本詩人,可以就青蛙躍入池塘中的聲音-這樣一個極爲尋常普通的事情-而製造出一句非常優美的詩句。至于藝術,當你創意靈感湧現的時候,所有的邏輯都將完全崩解。
當我們對某些事物有一種感性、浪漫的感覺時,也是如此。就如我到了印度的時候,所有的一切都無效:火車遲到、聲音嘈雜、牛糞、在屋裏的牛,還有猴子在你的頂上跳來跳去等等。但是因爲我對此有一種浪漫的感覺,也因爲對我而言這是如此地獨特,所以我覺得整個世界應該付錢給印度,好讓他們繼續保持這樣的狀態。在我看來,這比Starbucks、Banana Republic 等等都更有意思。因此即便是在我們一般人的尋常生活裏面,我們也會有這樣的超越這個理性的經驗。爲什麼我們會墜入愛河呢?我們不明白爲什麼,但是我們確實會墜入愛河,即使它超越了我們慣用的邏輯理論。從佛法的角度來說,我們要做的就是讓這種“超越理性”的狀態一直不斷地擴大、增長,變得更多、更好。
但我得說一說。物質主義現在已經具有龐大的力量。現在的人,寫的不再是“超越理性”的詩章,他們寫詩其實是爲了讓別人買他們的詩集。于是這詩的品質就會往下掉。藝術也一樣。許多事情是爲了商業目的而作的。同樣的,佛法也逐漸商業化了起來。而這又進入到我們第叁個問題。”
3,BAZZAR問:現代人的那些精神狀態和生活方式令你擔憂?你希望通過傳達“正見”,給生活在商品社會中的現代人帶來那些幫助?
仁波切說:“靈性上的物質化應該是佛法的道路上最大的挑戰。從一般世俗的眼光看來,在佛教的曆史當中,佛教可謂是蒙受了不少苦痛。像我們看到佛法誕生的國家,也就是印度,但是你現在可以看到佛法在印度幾乎已經消失了。阿富汗、印尼和巴基斯坦過去都是輝煌的佛教國家,但現在卻無迹可循!但這其實並不是一種損失。真正的損失是什麼呢?當物質主義入侵到寺廟以及修行者的內心是,這樣的損失更爲嚴重。寺廟被焚化、摧毀,都沒有什麼關系,因爲它們是可以再重建的。”
4,BAAZAAR問:你認爲今天人們普遍存在的對佛教誤解有那些?
仁波切說:“關于第四個問題,我很確定佛法經常會被人家錯誤地诠釋。我現在只想得到一個相當重要的例子。一般的人都會透過佛教徒來判斷佛法。那是不公平的。像社會主義,它的見解很好,但不是所有社會主義者都是好人。我是一個佛教徒,但如果你們透過我的行爲來判斷佛法的話,那佛法的麻煩就大了。但是你也要給那些象我這樣的壞佛教徒一點功勞。畢竟,我們還是在努力。這很難,但我們還在努力。我們生活在一個理性、邏輯性、無聊和連鎖的世界裏面;卻還試著想要與衆不同。這是很難的。我們經常不會被受邀去參加舞會。”
5,BAZAAR問:你覺得今天西方人和東方人,特別是中國人信仰佛教的出發點和態度有哪些異同?
仁波切說:“接下來,第五個問題。一般來說,當西方人接觸佛法的時候,他們都是用一個很批判式的心態、觀點來趨近佛法。這個事實上對佛法是很好的,因爲佛陀自己說過你必須要分析。有時候,東方人在趨近靈性之法道的時候,會種以盲目的信心來接受,這有它的危險性。”
6,BAZZAAR問:在現代一些中國人的習慣思維中,佛教時出世的,遵循佛教的精神和追求世俗意義的成功人生是矛盾的,學佛在現代社會是不著邊際的,你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仁波切說:“第六個問題。令我覺得很有趣、也很迷惑的是當我聽說中國人在曆史上以及習慣上,一向來都認爲佛法是超越這個世間的。佛法與這個成功的現實世界被看成是相違背的;基本上就是說佛法是不實際的。我覺得這是因爲對佛法欠缺了解。如果你真的看佛法的主要見地,你會發現當今世上,佛法能夠回答這個世界的所有問題。舉一個例,就象今天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問題就是生態的問題。約兩千六百年前,釋迦牟尼佛已經告訴我們因與果的關系。如果我們真正地思維因果的話,在我們使用免洗筷時,我們一定會小心謹慎,叁思而後行,這樣子的行爲其實可以直接就利益生態。
另一個例子。在佛法裏面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則是相互依存。就在全球化現象已蔓延到全世界的今天,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加相互依賴。不久後,我們可能連一個秘密的念頭都不可以有;將來有一天,我們無法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生起一個猥亵的念頭。
第叁個例子:佛法裏面談到慈心與悲心。這到底有什麼不實際的?這是我們所缺乏的。
又一個例子。佛法當中其中一個最重要的開示就是關于幻象。現在這個世界已經完全被經濟所操縱。如果我們認真地去觀察經濟,你會發覺再沒有比它更虛幻的了。國家的增長以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來判定。但是如果你仔細地去看這個GDP 的話,你會發現它其實是全然虛幻的。這是因爲你爲了得到這個GDP的數字而摧毀了很多東西。當你以GDP 作爲成長的指標時,你沒有考慮到自己爲了得到這個數字而摧毀的一切,因此在此我們其實只是在看其中一面。
所以其實佛法是非常實際的。我覺得特別迷惑的是,爲什麼中國人會認爲佛法是不實際的呢?中國人應當感到自豪,因爲中國人是首先發明印刷術的人。你知道第一個有日期記載的印刷出來的書本是哪一本嗎?就是金剛經。現在每個人都需要印刷書本。是誰首創印刷術的呢?是佛教徒生産了世界上第一本印刷出來的刊物。沒有日期記載的,我們無從得知;但有日期記載的就是金剛經。這是百分之百的正確!我于此項目做過研究。你可以在“google”上面查看。所以可以這樣講,事實上佛教徒是發明了整個印刷術。所以怎麼可以說佛教是不實際的呢?
如果中國人要談到所謂的國家尊嚴,那麼他們應該經常推崇玄奘。他是可以說是世界上其中一位最偉大的旅行家以及人類學家。那他是誰?他是一位佛教徒。
還有,現今在Christie”s, Sotheby”s等地方都有銷售佛像。這些都是佛教的物品,富商們從它們的身上都賺取很多財富!那麼佛教有什麼不實際的呢?”
7.BAZAAR問:當今中國大陸的一些精英份子,他們擁有國內最多的財富,身上也肩負著最大的重任,您對于他們有些什麼忠告?
仁波切說:“可能這裏我有一點點的種族主義。但廣義上說,從許久以前,我們講說“心靈”與“非物質”的層面,都是由東方輸出到西方去的。對于如佛陀、Mahavira-耆那教的創辦者、老子以及孔子等人物,我們對他們應該感到很驕傲。看起來現在整個世界的經濟力量正在轉變,好像現在是轉向東方,如印度與中國。這些國家的領袖有義務將再把我們過去輸出的智慧引回來,充分運用這些古老的智慧來領導這個世界,讓這個世界更和諧、更祥和。約二千六百年前,我們以東方古老的智慧來領導世界。現在我們也應該完滿地保存這個古老的智慧並以相同的精神再度引領這個世界。這是因爲作爲世界上第一個創造核武器的人並不值得驕傲,但是對于能夠作爲第一個思維出無二無別這樣的想法的人-這是值得我們驕傲的。就是這樣了。”
《2008月3月刊《時尚芭莎》專訪宗薩欽哲仁波切》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