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堂居士七十壽序
人皆知福德壽量之可貴,而不知其所致也。不知其所致者,不知福德之源、壽量之本也。夫福德有源、壽量有本。得本則末從之矣,尋源則流可知矣。據其本,導其源,則福德可崇,壽量可久。
何謂福德之源?《金剛經》雲:“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雲何真,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其福德亦複如是,不可思量。”無住行施,乃至無住修般若等,得福如是,不可思量。以是知般若者,乃福德之源也。
何謂壽量之本?《金剛經開經偈》雲:“雲何得長壽,金剛不壞身?複以何因緣,得大堅固力?雲何於此經,究竟到彼岸
願佛開微密,廣爲衆生說。”令剛不壞之身,當於《金剛般若》中得之。金剛不壞者,其壽量何可紀極也。以是知般若者,乃壽量之本也。
福德之源,壽量之本,皆於般若中得之矣。
更以淨土念佛法門言之,《阿彌陀經》雲:“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而發菩提心,持佛名號,即名爲多善根福德。持名即稱多福,況心契佛智,行順佛心者乎!其爲福德,何可量也!
又阿彌陀佛,名無量光佛,亦名無量壽佛。光即智慧,佛以智慧爲身。智慧之身,與虛空而齊壽,亘叁際以靡窮,故名無量壽。 一切衆生,皆有佛性,即皆是自性無量光壽,是非壽量之本乎!
以是知福德之源,壽量之本,皆於念佛法門中得之矣!
金玉堂居士者,善根深厚,福慧殊勝。現婦女身,修菩薩行。輕金若塊,重道逾珍,布施供養,不吝萬金。歐美諸國,鮮聞佛乘,雖或弘傳,有而不盛。唯金居士,乘悲願輪。道承西竺,社結東林。造寺建塔,弘救談經。遂令一乘妙義,遠被遐方,叁寶慈航,永導迷津。若非久修開士,承佛咐囑,誰能勝此任乎?是乃深達福德之源,壽量之本。宜其長膺百福,永享遐齡。循此以往,其所得福德,不但將徧滿四維上下而難窮,所獲壽量,亦將彌曆恒河沙劫而無盡者矣,
佛教以利生爲務,弘法爲心。一切衆生,皆具自性福德,無量光壽,只由迷而莫知,遂致長劫沈淪。故學佛者,並不僅以自獲無量福德壽量爲滿足,亦終必令一切衆生悉皆親證自性福德,無量光壽,而後願始盡也。諸佛如是,我亦如是,願與仁者,共勉進之。
欣逢金玉堂居士七十大慶,謹書數語,以申祝賀之忱。且爲頌曰:
如來之福,徧滿虛空;
如來之壽,叁際靡窮。
一切衆生,皆具是德。
即心求之,所願必克。
懿欤居士,發勝妙心。
寶花得記,只樹施金。
願慕虛空,心齊法界。
福海無量,金剛不壞。
巍巍寶塔,雕甍飛檐。
十方共仰,四衆具瞻。
八萬非多,一掬非少。
佼佼塵外、亭亭霞表。
佛從緣起,道藉人宏。
勝因既具,素願終成。
四供無虛,八祥同祐。
要令衆生,鹹登仁壽。
一九八五年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