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隨佛學”
——在上海佛學院第一屆學儈畢業典禮上的講話
各位法師、居士老師、各位同學:
今天是上海佛學院第一屆畢業典禮的大喜日子,也是佛學院包括尼衆班在內,新學期開學的日子。我代表市佛協、上海佛學院向應屆畢業的同學表示熱烈的祝賀;同時,對幾年來嘔心瀝血爲培養他們所付出辛勤勞動的全體老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並向出席今天典禮的各位法師、居士和來賓表示熱烈的歡迎。
上海佛學院從一九八叁年秋創辦以來,始終得到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市教育局、市宗教事務局以及其它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關懷,在此,請允許我再一次代表佛學院表示誠摯的謝意。
學問是無止境的,俗話說, 一個人要活到老,學到老。《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裏講到,佛弟子應該“常隨佛摹”,怎樣“常隨佛學”呢尹經上說:“虛空界盡,衆生界盡,衆生業盡,衆生煩惱盡,我學乃盡。”而虛空乃至衆生煩惱不可盡故,我此隨學無有窮盡。同學們,所謂畢業,只不過標志著一個學習階段的結束,將要向著另一個新的更高的學習層次邁進。
你們畢業後,大部分都要分配到寺廟裏工作,部分還要留在提高班裏學習。不論是工作還是留下學習,你們都還有一個繼續學習的任務。當然,幾年來,你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了一些佛教的經論,初步懂得和學會了一些佛教理論知識,但與浩如煙海的佛教典籍相比,你們懂得的只不過是滄海一粟而已,還遠遠不能適應當今國內外佛教工作的需要,再說,你們絕大多數人都是一出家就進院學習的,由於功課緊張,對於宗教儀式,梵咀課誦,敲打鍵鎚等,雖然每天隨衆參加,但系統地專門學習,還是很不夠的。 一個宗教徒,不懂宗教儀式,不會唱念,不會敲打法器,只是懂得一點教理,還不能承擔弘法的重任,所以,你們在今後的實際工作中必須認真補上這一課。
其次,要學習寺廟管理知識。 一個寺廟少則幾十人,多則幾百人,沒有一定的管理知識,是管不好一個寺廟的。你們都是佛教事業的接班人,要在工作中,熟悉寺廟各部門的具體工作要求和內容,要學會善於團結全寺僧職人員,共同管理好一座寺廟。現在的寺廟,爲適應信衆的需要,爲信衆服務,還設有許多經濟部門,當然,我們不是以盈利爲目的的,但也要考慮經濟效益,所以,要學一點經濟學。這樣, 一座寺廟才能興旺,才能實現以廟養廟的方針。
當今的世界,是一個友好交往的世界。中國佛教曾經在國際上爭得了崇高的聲望,如唐朝的玄奘法師在印度被稱爲“大乘天”;法顯法師在靳裏蘭卡成爲婦孺皆知的人物。據說他曾經住過的地方,以他的名字建立了法顯廟,法顯村等;還有如唐朝鑒真大師東渡日本弘法。我們的祖輩確實爲我們中華民族在國際上爭得了崇高的榮譽,我希望你們無愧於前人,學好本領,爲國爭光。
同學們,我們雖是一個佛教徒,但同時又是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我們的口號是莊嚴國土,利樂有情。我們提倡人間佛教思想。今天作爲一座寺廟,不可能與世隔絕,閉門潛修,因此,我們必須和全國人民一起,爲建設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爲促進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這個共同目標貢獻力量。因此我們應爲社會多做有益的事情。
你們應當學習時事、政治,發揚佛教爲社會服務的優良傳統,做一個愛國愛教的僧青年。
最後,向你們提出幾點希望:
第一,希望你們服從統一分配。分配在哪一座寺廟就要安心在那裹工作,要聽從寺廟的安排。工作是有分工的,不論什麽工作,都是需要人去做的,只要踏實工作,任何崗位都是能做出成績來。
第二,要尊重老法師,不要認爲你是佛學院畢業的,就瞧不起老法師。當然你們有你們的長處,文化方面可能比他們好些,但老法師也有他們的長處,他們熱愛寺廟,熟悉宗教儀規,虔誠修持,樂於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不聲不響,埋頭工作,希望你們要尊重他們,向他們學習。
第叁,要遵守寺廟的規章製度。每一寺廟都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對全寺僧職人員訂出本寺的規章製度,供大家遵守,以維護寺廟的正常秩序。你們到了新的崗位上,要遵守那裏的規章製度,要隨衆,不出格。
第四,加強自學,不斷充實提高自己。我國古來很多高僧大德,他們並沒有進佛學院學習,而是利用一切時間,博覽佛經,寫出許多不朽的經典著作,成爲中華民族的寶貴遺産。你們今後當然要以工作爲主,但還是可以擠出時間學習的,既要做好工作,又要抓緊學習,使自己成爲一個既懂教理,又有高深文化修養的僧青年。
同學們,知識就是力量,要做好任何工作,都需要知識,知識越多越聰明,你們有了豐富的知識,護持佛法才有力量。希望畢業的同學和在校的同學,都要勇猛精進,使自己成爲一個知識淵博的佛教學者,爲佛教事業貢獻力量。
一九八五年九月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