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德懿行垂後昆
——紀念弘澈大和尚
◎達亮
石壁皈心 宣教弘法
弘澈大和尚,廣東揭陽德橋鄉人,俗姓陳,名大定。生于民國二十七年(1938),自幼受到母親薰陶學佛,崇尚佛教而皈依佛門。
一九六六年弘澈大和尚爲響應“知識青年到農村去”的號召,他到海南島白沙農場種植橡膠。雖處“文化大革命”劫難之中,但他不爲時勢所礙,自蓋茅蓬,自建“佛座”,仍堅持茹素念佛、禮佛不辍,爲當地農場職工稱頌“俗家和尚”。一九七八年弘澈大和尚回鄉探親,適逢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落實,機緣成熟,遂到饒平縣雷音禅寺,禮定意大師披剃出家,法名自銘,字弘澈。“道不虛行,遇緣即應”也。一九八二年赴五臺山塔院寺依寂度老和尚受具足戒,爾後赴甯波天童寺參學,效仿善財童子五十叁參,親近高僧大德,如惟因老和尚、圓湛老和尚、茗山老和尚。一九八叁年到南京棲霞山就讀僧伽培訓班,學修一年,因成績優異而得茗山大和尚器重,納爲法子,可謂“樓霞研修,焦山接法”。
一九八九年,剃度恩師示寂後,遂回雷音寺接任住持,嚴謹毗尼,弘揚正法。弘澈大和尚入主該寺後,大力整修、擴建該寺,並在寺內組織僧俗四衆念佛,每月定期爲信衆講經說法,時而領衆出坡,時而只身修剪花木、打掃衛生等。弘澈大和尚解行並重,“弘法度衆生,澈解真實義”,可謂名震粵東,聞名遐迩。弘澈大和尚性情謙和而不求聞達,平易近人而不攀緣權貴,勁節高風而世所景仰。在俗世人眼裏爲性情中人,在教內則是大悲大慈較有親和力的大菩薩,且敝屣名利,數十年念佛不辍,世人堪稱慈眉善目、和藹可親的“念佛和尚”,此言不虛也。
開元振宗嶺東傳教
弘澈大和尚于一九八四年完成學業後即到潮州開元鎮國禅寺任監院,協助原方丈慧原大和尚管理寺務,致力于殿宇的重修、恢複。一九九七年由潮州開元寺原方丈定然大和尚提名推薦,經潮州開元寺兩序大衆通過,省佛教協會批准,禮請弘澈大和尚擔任潮州開元鎮國禅寺曆屆第七十九任方丈和嶺東佛學院複辦後第二任(曆屆第四任)院長。就任之後,弘澈大和尚訂規立約,倡印《焦山規約》,除弊興利,加強寺務管理,院務管理,整肅道風、學風。舉行傳戒法會,水陸法會,也是弘澈大和尚的舉措,一是解決釋子們受戒之困難,二是爲超度海陸空冤親債主亡靈。創辦念佛堂,組織開元寺周邊四衆常年念佛;上殿過堂,且躬身力行,甚至在重病期間也沒有間斷,半月誦戒布薩更是亦然。弘澈大和尚身教演法,住持伽藍,嚴謹毗尼,可謂當今佛教界學習的風範。
弘澈大和尚在大力抓好開元寺殿宇全面整修的同時,還不辭辛苦地向海內外籌集資金,鸠工拓建了玉佛樓和大悲殿,使潮州開元寺這座千年古刹顯得更加恢宏壯觀;在饒平雷音禅寺增建了藏經樓、天王殿,及重建了大雄寶殿,叁層疊進,巍峨高聳,壯偉雄峙。弘澈大和尚還不遣余力把地處饒平縣新豐鎮深山之中的弘法寺建設成爲潮汕地區一方名刹,能使僻壤的鄉村信衆也能零距離親聆佛法,可謂弘法一方,福祉千秋萬代,世人欽仰。
弘澈大和尚爲適應當前新的發展形勢,提出“多管道、全方位、多層面”的立體辦學理念,大力宣導培養佛教人才,紹隆佛種。他在辦好嶺東佛學院僧伽班基礎之上,還創辦“居士佛學班”,並成立了面向全國的“函授班”。弘澈大和尚心系教內,對嶺院學修的內容提出了四個堅持:堅持政策與佛法相輔的辦學方針;堅持外學與內學兼備的教育理念;堅持知識與生活並重的修學目的;堅持慈悲與共修融合的實踐內容。“學爲人師,行爲規範;住持正法,續佛慧命。”弘澈大和尚提出院訓並作了開示:“學爲人師,就是學習精神、學習態度、學習願力,堅忍不拔,勤奮刻苦,百折不撓,學問廣博,道德高尚,爲衆生而學,爲國家社會而學,爲成道業而學,是真學,足可以爲人作表率。行爲規範,包括身行和心行。一個人平時的行爲表現,足可以鑒知一個人的品質和內心世界。一切和爲皆由心生,心意識是行爲的主導者,有其心,就會有其表現。修學的過程,也就是去惡從善、轉迷成悟、轉凡成聖的過程。住持正法,續佛慧命,就是加大力度,辦佛學院,培養有道德有學問的僧伽人才,以之續佛慧命,紹隆佛種,安住正法,揚佛之光。作爲僧寶的弟子,責任重大,佛教的興衰,責任實系我們一代人身上,以法爲重,以僧爲重,人人遵守,個個好樣,爲世表率,佛教豈不興盛?所以提倡“學爲人師,行爲規範”的警訓,以便“住持正法,續佛慧命”于現在當來。”爲提高僧俗四衆學修水准,弘澈大和尚可謂苦口婆心,誨人不倦。
弘澈大和尚數十年如一日,堅持愛國愛教,戒行精嚴,弘法利生;待人慈悲,平等祥和,爲人忠厚,人所敬仰;大力興辦社會公益慈善事業不求名達;赈災濟貧,助學援教,施醫贈藥,不遺余力。功莫大焉!
馨德懿行垂範後昆
在弘揚修持上,弘澈大和尚誓以求生淨土爲歸宿,故專精淨土法門爲皈依。經雲:“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臨終前(二○○六年五月廿二日),弘澈大和尚自知時至,遂安排衆善信輪班念佛不辍。五月二十六日,召集衆弟子安排臨終事宜,並作修學開示。二○○六年六月二日21:30,讓人把阿彌陀佛接引聖像挂在床前,並對弟子達誠、義淨說:“你們回去睡覺吧,今晚我走不了。”六月叁日,弘轍大和尚雖然不能說話,但他一直凝望著彌陀佛聖像。六月四日(農曆丙戌年五月九日),弘澈大和尚度生緣盡,下午13:50于潮州開元鎮國禅寺安然示寂,世壽七十歲,僧臘28八載,戒臘24夏。
弘澈大和尚住世時曾擔任中國佛教協會理事、廣東省佛教協會副會長、潮州市第十一和十二屆人大代表、潮州市佛教協會會長、潮州開元鎮國禅寺方丈、廣東省嶺東佛學院院長,饒平雷音禅寺、弘法寺住持,等等。
山嶽在咽,江河涕泣,草木同悲。誠然,撼天動地,天空也下起了滂沱大雨,念佛聲、雨聲、梵音聲,四衆弟子的悲泣聲,聲聲入耳,耳視目聽,又似無聲。
山嶺寂寞,韓水滔滔。弘澈大和尚舍報往生,神態安詳自在,面色呈金黃色,至六月五日淩晨裝棺時,其面色一如生前。
弘澈大和尚臥病期間乃一心念佛,並作臨終修學開示:
“真正碰到病苦,念佛很難,所以念佛修行要靠平時用功夫。”
“到我吃不下的時候,請不要給我打吊針,這是拖延我往生的時間。”
“念佛要具備正信,還要有正念,二者結合起來,修行淨土法門才得力,才決定往生西方。”
法幢崩圮,人天同悲,叁界痛悼。潮汕地區又一高僧的示寂是潮汕佛教界乃至全國佛教界的一大損失,對于潮汕佛門四衆弟子不可彌補的損失,是因爲他們再也不能聆聽得到學爲人師的弘澈大和尚的諄諄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