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對話四:與時俱進的人間佛教

  對話四:與時俱進的人間佛教

  時間:2008年1月26日

  地點:北京龍泉寺

  人物:

   學誠法師: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龍泉寺方丈

   王魯湘:鳳凰衛視“文化大觀園”節目主持人

  

  王魯湘:剛才說到太虛大師提倡人生佛教,佛教在人間。有時候和一些朋友聊起幾大宗教對人類的影響,包括對社會發展的影響,我們突出地感覺到:伊斯蘭教固不必說,它是政教合一的,直接介入到國家的法律、道德、家庭等各個方面,是全面的,全民皆教;基督教,應該是一種在人間的宗教,他們把教堂、社區緊緊同社會發展結合在一起,教會人員直接參與到社區的社會穩定、社區人們心理建設方面,而且去教堂參加宗教活動,成爲了人們生活中自自然然的一個組成部分。相比起來,中國的佛教和道教,倒是有一點遠離人間。過去說:不食人間煙火。

  

  學誠法師:所以有人說,最繁華的地帶,都是天主教、基督教建教堂;環境最優美的名山大川,都是佛教道教蓋寺院,蓋宮觀。

  王魯湘:也就是佛教好像是在有意識地選擇一種超凡脫俗的宗教修爲方式。那麼,我們能不能在新世紀的中國佛教發展過程中,借鑒一些天主教、基督教的做法,使佛教能夠和人間社會結合得更緊密一點。

  

  學誠法師:前兩年,我接待了美國國際宗教自由委員會代表團。我問他們說:你們美國說宗教信仰自由,講人權,講平等,可是你們總統就職的時候爲什麼要手按《聖經》?他們說我們總統信基督教。我說如果一個佛教徒當總統,可以按佛經嗎?這種可能性存在不存在?他們不說話了。這說明一個什麼問題?說明西方文化的核心就是基督教,基督教文明的影響,在家庭、學校、社會方方面面都很深入。也就是說,如果沒有了基督教文明,也就沒有了西方文化。佛教、道教雖然是中國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典籍浩如煙海,並且中華民族善于兼收並融,也就是說各種不同的文化,各個不同民族的文化,都能夠融合到一起。基督教文化就不是這樣。我常常聽說有些比較偏激的基督教徒,看到宗教雜志上有佛像,都把它撕掉。

  王魯湘:剛才我們說到人間佛教,其實認真想一想,沒有一個統一的人間佛教,我們發現其實有各種各樣的人間佛教。今天中午吃飯的時候,您跟我說到,其實咱們中國至少有叁種佛教:一種是帝王的佛教,就是權力階層、統治者的佛教;還有一種是士大夫的佛教,也就是知識分子的佛教;第叁種是社會普通大衆的佛教。這叁種佛教,他們的所求所修,好像都不一樣。

  

  學誠法師:你看這個社會,中國跟美國不一樣,中國跟日本也不一樣,北京跟上海不一樣;南方跟北方不一樣,東部跟西部也不一樣,社會本身就有差異性。此外,同一個地區不同時期也有不同的人、不同的層次、不同的社會結構。佛教信仰的隊伍也是一樣,信衆的文化知識、年齡、對宗教的需求以及他們的問題也是不一樣的。那麼人間佛教如何來诠釋?佛教的慈悲、智慧、緣起、中道,這些思想,在任何一個時代,任何一個社會,都是永恒的主題。不管在什麼社會,我們都要貫穿佛教的這些思想和精神,當然它的形式可以變化。

✿ 继续阅读 ▪ 緣起如幻(辜隱)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