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真法師文集
目錄
上編
1、論僧尼皆宜急力求學
2、論學佛者應打破貪心
3、論僧人宜多辦佛教雜志以普及佛化
4、論僧人宜學醫業自謀生活
5、論人生苦樂之由來
6、論各寺宜立專宗學校以造純粹人才
7、論宗與教相輔而不可相離
8、論修心以持戒爲本
9、對于端陽節之感言
10、佛法以因果二字爲關鍵
11、生死涅槃自縛自脫說
12、除習務盡勿再發生說
13、淨除妄念方是真修說
14、論研究佛教必須會歸自心方得實益
15、研究世人不信佛法之理由
16、一切衆生皆可成佛
17、論作文應先明道
18、聖凡在我毀譽無所損增
19、出家僧尼的生産和持戒問題
20、什麼是佛法
21、略談叁法印
21、什麼是“煩惱”?
23、從佛陀抨擊“種姓製度”的精神來看主張“泯除階級觀念”的荒謬性
24、研究佛學的對象、方法及其目的.
25、什麼是五蘊.
26、“五蘊皆空”的研究——佛學的人生觀.
27、如是我觀(一).
28、如是我觀(二).
29、試論唯蘊無我.
30、《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的探索.
31、身非是“我”論.
32、續《身非是“我”論》.
33、人、我、身的區別與聯系.
34、精神的試析.
35、感情、欲望、意志——《精神的試析》之二.
36、“想”在生活中的特殊作用——《精神的試析》之叁.
37、精神在生活中的巨大作用——精神的試析之四
38、“想”的探索.
39、什麼是記憶.
40、五重唯識觀.
41、我對于唯識學叁性的一些體會.
42、《相宗絡索》管窺.
43、《大乘百法明門論》臆測.
44、《大乘百法明門論》的探索
45、《大乘百法明門論》的啓發.
46、漫談四念處法門.
47、什麼是“禅”.
48、《禅源諸诠集都序》是屬于禅宗的書嗎.
49、《壇經》師資略述
下編
1、送又山法師主席序
2、禮拜華嚴發願文
3、我之希望
4、感懷
5、鎮江佛教會成立祝詞並序
6、至心忏悔文
7、佛教徒的試金石
8、南嶽呈文
9、僧青年的信仰與生活問題
10、寫在南嶽土改快要勝利完成時
11、佛教徒對于素食與肉食應有的正確態度
12、寫在准備過年的時候
13、我們應該抓緊“滌瑕蕩垢”的工作
14、記“南嶽宗教徒農業互助組”漫談會
15、我們應該怎樣過好自己的宗教生活
16、兩個問題
17、從釋迦牟尼佛故鄉回來的和平代表
18、凡是有害于國家的,也必有害于佛教
19、我們要降伏今天的“毗沙惡鬼”
20、上海等地佛教界紀念釋迦牟尼佛涅槃二千五百周年
21、爲什麼有些人對新社會熱愛不起來
22、祖國在社會主義程途中飛躍前進
23、不昧的靈光 難忘的哀思
24、十叁陵水庫工地雜唱
25、暖然如春的“乘客之家”
26、宗教信仰自由的二叁事
27、國慶十周年獻詞
28、值得我們佛教徒學習的光輝榜樣
29、南嶽“香會”話今昔
30、和默處.
31、尼提.
32、幸福.
33、聖水.
34、波斯匿王的“夢”.
35、釋迦牟尼佛與神造論者辯論的故事.
36、曲女城大會的故事.
37、伽伽池畔.
38、佛陀的日常生活.
39、一瓣心香迎鑒真.
40、燈光.
41、開創佛教事業的新局面
42、關于“南嶽佛教求難協會”的回憶.
43、致通一法師函.
44、致葦舫法師函
45、致萬鈞(巨贊)、道安兩法師函.
46、致太虛大師函.
47、致法舫法師函.
48、致道安法師函.
49、致虛雲老和尚函.
50、致巨贊法師函.
51、致曹勁松(能證)函.
52、致大定法師函.
53、致吳普明函.
54、致淨慧法師函.
55、致高碧函.
56、致惟正法師函
57、致某同修函.
58、致陳居士函
59、致靈根法師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