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爲什麼有人念佛求財得財,有人求財不得財,甚至反而虧本?其他所求也一樣,或有滿願,或不滿願。
答:求財得財有二:
一、此人福厚,如厚板可承重物,若有其財、有福消受,于自于他,皆有其益。佛智鑒知,而滿其願。
二、此人心性軟弱,過去善根,適于順度。若不滿其願,即便意志消沈,離佛越來越遠,善根不能成熟;若滿其願,能使信心增長,漸漸成熟,方便引入佛門。佛智鑒知,而滿其願。
求財或虧有叁:
一、此人本當大虧,以念佛故,暗改小虧。此人不知,以爲念佛仍虧。
二、此人福薄,如薄板不堪承重,若有其財,無福消受,或遭奇災,官司、綁架、斷命等,于自于他,皆無其益。佛智鑒知,不滿其願,求財不得財。
叁、此人心性剛強驕慢,過去善根,適于逆度。若滿其願,反而增長慢心,于世俗越陷越深,迷不回頭;若挫其驕慢,則能漸漸回頭,信向佛法。佛智鑒知,不滿其願,求財反虧。其他所求,可以例知。
總之,佛智不可思議,各具誠心而求,所得各如其份,不多不少。如大地生長萬物,高矮大小,各各相稱,不多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