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初學坐禅的最佳入門方法?
初學坐禅以「念息」爲入門方便,是最容易得力的法門。一呼一吸,叫做一息。息是依緣身心而出入變化的,對身心的粗動或安定,有密切關系,所以安定身心的禅定學,對修息──呼吸,極爲重視。如何修念息?念息方法有六種:數、隨、止、觀、還、淨;前叁法是「禅定門」,後叁法則是依定起觀的「智慧門」的修法。
(1)「數」息:以息爲所緣,吸入時,以心引息而下達于臍下;呼出時,心又隨息而上,自鼻中呼出。這樣的一呼一吸爲一息,數入息的不再數出息,數出息的不再數入息。一息一息的默數下去,到十數爲止,再從一數起。數息,如念佛時捏念珠一樣,使心在息──所緣上轉,不致于忘失。初學者如中間忘記了,那就從一數起,以做到一息一息能安穩的自然念數,憶念分明爲止。
(2)「隨」息:久久心靜了,不會再忘失,就不必再數,只要心隨于息,心息相依,隨息而上下,覺息遍全身等。這樣,連記數的散亂也離去了,即是得力之相。
(3)「止」息:久久修息漸成,心與息,如形影之不離。忽而心息不動,身心泯然入定,也就是修「止」成就。念息修止應注意那些事項?凡修息的,以細長爲妙,但初學者不可勉強,以免傷氣。又息須均勻,切勿忽長忽短。佛法的持息,本意在攝心入定,所以不可在身體上著想。
修習久了,假如少腹充滿,發熱,氣動現象;或吸氣時,氣息直達足跟趾端,或覺臍下氣息下達,由尾闾沿脊髓上升,或氣息通過時,幻覺有雷電、光色、影像、音聲等──這都是氣息通暢,生理上的自然現象。切勿驚奇誇玄,落入氣功及丹道的外道窠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