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調息?
調呼吸,一般通稱「調息」,氣息和順舒暢,心境才能平靜安穩。要想坐禅淨心,若善調息,必能得事半功倍之效。因爲人體生理的動靜以及心理情緒的波動起伏,與呼吸的氣和息,有極密切的依存關系。
(一)如何調息?須知呼吸的現象〈方式〉有四種:
(1)風相:鼻中呼吸有聲。剛作完激烈運動之時,即是此相。〈不宜打坐〉
(2)喘相:呼吸雖無聲,但出入結滯不通。在感到恐懼、緊張、病痛、虛弱、興奮、疲倦之時,即是此相。〈不宜打坐〉
(3)氣相:呼吸無聲,亦不結滯,但出入不細。正常人平常的呼吸即如是,每分中大約十五至二十次的呼吸。〈不宜久坐〉
(4)息相:沒有聲音、亦不結滯不粗急,出入綿綿、若有若無、氣定神閑、心情愉快。〈最宜坐禅〉風喘氣叁種現象,都是氣息未調之相,而刻意用心去調和,反而成爲障礙,不能達到坐禅的靜定之效。
此外,《小止觀》雲:若要調和不良的風、喘、氣叁相,有叁種對治方法:
(1)下著安心:把精神集中在下丹田〈臍下二吋半處〉。
(2)身體放松:全身松解下來。
(3)氣遍全身:用觀照力,想象自己氣息,不從鼻孔出入,普遍地從全身毛孔出入,而毫無障礙。舉要言之,呼吸任其自然,不加控製。但平心泯念,而安住于寂然之境,久而久之,自然氣沈丹田,脈解心開。息調,則百病不生,心亦易于安定,這即是我們修習坐禅,初入學時最好的調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