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習禅應具備什麼「助道因緣」
(1) 近善知識坐禅修練之事,各家所說不同,若有體證,深淺難測,邪正難辨,故須親近善知識,依之抉擇修學,才不致造成傷害身心之遺憾。
(2) 培養慈悲「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瞋恨是失種種善法的根本,墜入惡道的因由,其力甚于猛火,要常加防護,不使生起。培養慈悲心即是最佳之對治方法。慈悲之人,心性柔和,坐禅較能入靜。
(3) 止惡行善修學坐禅之人,一切大小惡事都不應犯,才不會導致心神不甯。若遇有過惡之事,無論大小,皆須忏悔,令心清淨。遇有善事,不管大小,皆應隨喜去做,以培修福德。
(4) 不多攀緣不以欲心,攀緣外務;若多攀緣,心必多事,于坐禅時難得調靜。
(5) 善調飲食飲食者,饑餓病之藥也。倘食過多,身滿氣急,百脈不通;若食過少,則營養不足,體力不充,坐時氣羸心懸,意慮不能定。所食之物,亦須以蔬菜類之健康飲食爲主,才有助于坐禅。
(6) 善調睡眠不可貪睡,貪睡則心神暗蔽,增長愚癡,亦不宜刻意少睡,少睡則容易昏沈,無力坐禅。
(7) 除掉悔蓋好東遊西走,跳動雜耍,名「身掉」。喜歡吟詠歌唱,或無意義之笑談,名「口掉」。心情放蕩,縱意攀緣,種種無意義之緣想,名「心掉」。此叁類散掉,會破壞禅定,故須舍棄。「悔」是憂悔、懊悔之意。因思惟所作不謹慎之事,或可恥行爲,心中放不下,而常憂悔。如能知非,忏悔不再作,且事後不再憶想念著,知罪性本空,自不妨礙坐禅。
(8) 堅固信心
‧信禅修因緣之難遭難遇、難思議,若非具足善根福德,何能聞修禅法,故當知緣惜緣,矢志精進參修,方不負此段好因緣。
‧信教授師是有道之人,不可看師年輕,或行貌不莊重,便心生疑慢,真有道者,往往秘而不露,既從師受學,應信而不疑,恭敬如儀才是。
‧信自己與一切衆生皆有佛性,皆具足人的叁種特勝──憶念勝、勤勇勝、梵行勝,今日能聞道修法,必是宿世修來的人。
‧信所修法門殊勝,不可執著自己妄心所想,對所修法起疑,既不能感發真信,如何深入修學,不能深入修學,則難得其益。
(9) 禮佛忏悔《佛名經》雲:「若善男子善女人爲求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者,當先忏悔一切諸罪。」每一個人在無量過去生中,都積集了無量無邊障礙修道的罪業因緣。知禮佛忏悔才能除罪消愆,淨化心靈。忏悔時,除忏悔往昔罪業外,更應重視每日思想行爲上的過失檢討,並于佛前誠心忏罪,誓願改過,永不再犯。
(10)每日發願世出世法,無願不成。想要舍離一切諸惡法,破除無量煩惱心,一定要先發大願,以勇猛力學習諸佛菩薩的智慧和慈悲。如金剛藏菩薩于華嚴會上,令諸菩薩憶念本誓願,普利一切衆生,皆入不可思議智慧之門。所以,當發大心、立大願,以願力持心,直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