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修心七要

  

  頂禮大悲尊者(觀世音菩薩)!

  

當修前行法。思諸法如夢,

  觀心性無生,對治亦自解,

  道體住普基,坐間修幻化,

  雜修二取舍,彼二乘風息。

  叁境毒善根,爲促憶念彼,

  諸威儀持頌,取次從自起。

  罪滿情器時,惡緣成覺道,

  報應皆歸一,于衆修大恩。

  迷境觀四身,空護爲最上,

  四行勝方便,所遇修道用。

  總攝竅訣要,應修習五力,

  大乘死教言,五力重威儀。

  諸法攝一要,二證取上首,

  恒當依歡喜,能散即圓滿。

  恒學叁總義,轉欲自穩重,

  不應說缺陷,全莫思他過。

  先淨重煩惱,斷一切果求,

  舍棄有毒食,莫學重義氣。

  莫發粗惡語,勿候險阻處,

  莫刺要害處,犏載莫移牛。

  不好強爭先,斷除諸邪命,

  天莫淪爲魔,爲樂莫求苦。

  諸瑜伽攝一,遇違緣修一,

  初後行二事,二境皆應忍。

  舍命護二事,當學叁種難,

  取叁主要因。修叁無失壞,

  成就叁無離,于境修無偏,

  遍且深修習。于厲境恒修,

  不依賴他緣,今當修主要,

  不顛倒是非。不時停時修,

  當堅定而修,以二觀察解,

  不好大喜功。不暴躁易怒,

  不喜怒無常,莫追求聲譽。

  將此盛五濁,轉爲菩提道,

  竅訣甘露藏,乃傳自金洲。

  由昔修業醒,自衆信爲因,

  能輕苦譏毀,請調我執教,

  今死亦無憾。

  

二○○五年元月一日

  譯于上海浦東仁濟醫院

  

  

✿ 继续阅读 ▪ 四法寶鬘論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