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水木格言▪P2

  ..續本文上一頁緣起性空,

  地上一切河水,無余流入大海。

  已調自心佛子,以四攝護所化,

  曾入大海商主,帶領他人獲寶。

  因乘之道雖遠,密宗方便速至,

  旱路難行之船,入于大海速行。

  金剛持尊所說,密宗不可思議,

  且看念誦咒語,亦招恒河美女。

  雙運龍王住處,金剛乘之大海,

  安全津梁臺階,四種灌頂寶梯。

  二種成就基礎,守護無垢誓言,

  根本湖泊若幹,浪花從何而生。

  證悟真如咒師,雖享欲妙無貪,

  魚兒暢遊水底,然不會被水淹。

  貪等煩惱過患,轉爲道用則毀,

  水進耳中水遣,燒苦以火熄滅。

  生次粗細瑜伽,修煉生死中陰,

  猶如恒河淨水,能洗惡毒垢染。

  四喜俱生大樂,圓滿四空智慧,

  四條大河流淌,盛燃馬面山火。

  若修細微風心,成就如幻本尊,

  如清水中水泡,淨虛空中雲朵。

  草尖每滴露水,皆可顯現月影,

  此論每一喻中,能诠輪涅諸法。

  世間高尚行爲,乃至顯密之道,

  皆以一喻诠示,此乃善說幻海。

  受用輪之海中,住有妙音天鵝,

  口中所出善說,浪花蕩漾不息。

  我之智海中生,美麗格言新月,

  遣世愚暗惱熱,獲得清涼感受,

  以此善願叁界,披上白光妙衣,

  衆生同心行善,圓滿佛法大海。

  

木格言

  

菩提心根穩固,二資樹枝茂盛,

  叁身碩果累累,頂禮佛陀妙樹。

  證悟本性之師,具有極多竅訣,

  茂密森林之中,樹木無有盡頭。

  若依如意妙樹,降下所需之雨,

  若依諸善知識,任運自成善聚。

  不敬上師之人,縱通百論無義,

  水中枯樹百年,不會生出綠葉。

  于心善良信士,一偈亦會有利,

  新鮮樹木苗芽,一滴雨水亦長。

  荊棘以及毒樹,無用而遍大地,

  無暇惡趣衆生,如地微塵無數。

  白色旃檀妙樹,世間絕無僅有,

  具足暇滿人身,百般難得僅此。

  若未修持佛法,則與傍生無別,

  芒果若不享用,與黑巴豆相同。

  色澤葉花果等,一樹亦常變化,

  生老病死之戲,刹那刹那改變。

  長期相聯樹葉,一次脫落不返,

  長久親密摯友,終有一日永別。

  以鋸鋸割樹木,木工迅速疲憊,

  數劫成辦此事,獄卒無有疲倦。

  乃至惡業未盡,一直感受痛苦,

  毒種存在之間,生毒葉乃規律。

  何人皈依叁寶,無有有寂衰敗,

  依靠大樹之人,猛獸不能危害。

  依于樹根爛者,乃是愚者之相,

  自沈輪回中神,皈依彼者真迷!

  毒與藥之苗芽,結果毫無錯亂,

  善與不善之業,不會生出他果。

  無始所積之業,百劫不會毀滅,

  拉達樹果幹枯,千年遇濕生長。

  小籽尼枸盧樹,枝繁覆蓋聞距,

  雖施一口食團,亦得輪王之果。

  蕪雜叁有輪回,毫無有義實質,

  潮濕芭蕉樹木,從頭至尾無實。

  縱是百年古樹,有朝一日必倒,

  趨至叁有頂者,複墮難忍惡趣。

  若熏甘蔗甜汁,能除德達苦味,

  精勤修習道谛,能斷苦根集谛。

  柱梁椽木細枝,聚成悅意房室,

  具足殊勝叁學,形成解脫宮殿。

  贊達種成其種,無始無終而生,

  流轉無邊輪回,有誰未成父母?

  百數牛馬所負,一大馬車可擎,

  聲聞無法承擔,重任佛子肩負。

  余樹果實享盡,如意樹果無盡,

  余善享果即滅,菩提心善反增。

  果實累累樹下,衆人自然集聚,

  慷慨博施正士,滿足衆生願望。

  增上生決定勝,根本唯是戒律,

  枝葉繁茂之根,即是唯一樹莖。

  身上紮入刺時,拳打可笑之處,

  嗔恨作害怨敵,毀壞自己而已。

  因時若常精進,果時生諸功德,

  根若不離濕潤,成熟頂上葉果。

  樹幹被風搖動,果實則會落地,

  爲沈掉散所動,將失等持境界。

  清淨禅定中生,神通等諸功德,

  樹幹若未毀壞,花蕊花穗優美。

  沙場揮舞木劍,敵方極爲歡喜,

  表面相似見解,欲斷有根稀奇。

  清涼白色旃檀,能遣身體熱惱,

  具有大悲之見,根除百種叁毒。

  樹木所生昆蟲,能夠食盡彼樹,

  貪欲所生智慧,能除貪欲罪業。

  灰樹爲濕所浸,變成綠寶之色,

  若以光明修煉,平庸現爲淨尊。

  枝繁葉茂樹蔭,帶給衆人涼爽,

  功德圓滿佛陀,成爲衆生怙主。

  如是木格言中,宣說正法道品,

  今說世間法規,應當洗耳恭聽。

  法王以其威望,懾服一切敵方,

  旃檀所出芳香,引來成群蜜蜂。

  昏君欺壓百姓,終將無法統治,

  縱以棒打豆堆,豆亦不粘棒上。

  臣民若未恭敬,豈能稱爲大王?

  柱梁若未支撐,王宮從何而出?

  賢明君主恩德,使得國富民強,

  依靠參天大樹,藤端觸及藍天。

  若依荊棘樹叢,則生刺身痛苦,

  依止惡劣之人,屢屢唯生痛苦。

  民衆幸福安樂,即是君主威風,

  枝繁葉茂景象,即是樹根莊嚴。

  眷屬衰敗之君,自富慚愧之因,

  樹幹無論多壯,無枝葉如裸體。

  朽樹下住之人,晝夜心不安穩,

  昏庸尊主眷屬,恒受恐怖心苦。

  惡官部下逃走,明君雖遣亦聚,

  逃出荊棘蜜蜂,芒果樹驅亦聚。

  新君縱然仁慈,後收難負之稅,

  樹雖能擋雨水,爾後滴水不止。

  樹之涼蔭平等;日月之光平等;

  雲之雨水平等;國王法律平等。

  君主雖善眷惡,彼前亦難依止,

  毒蛇所纏旃檀,誰會依于其前。

  佛說內外熟生,芒果分爲四種,

  根據內心行爲,人分賢劣多種。

  具諸功德智者,無有慢心調柔,

  負有累累碩果,妙樹垂頭而住。

  無有功德之人,趾高氣揚傲慢,

  無有果實之樹,直立乃爲規律。

  若無俱生功德,外裝有何利益,

  無有枝葉枯樹,戴上冠冕豈妙?

  學時倘若放逸,欲成智者無望,

  樹花遭受霜災,成熟果實無望。

  不具智慧技能,位高慚愧之因,

  木材所製獅子,表面威風無義。

  如若不具芳香,稱爲旃檀是假,

  不符正士規範,自诩正士無義。

  劣者縱登王位,亦隨卑鄙行爲,

  芭蕉樹雖上長,樹葉始終下垂。

  沈香縱剁百瓣,不舍天然芬芳,

  正士如何衰敗,不舍善良本性。

  柏樹葉值酥油,芳香更加撲鼻,

  聖者遭受損害,優點更加顯露。

  聖者雖居靜處,美名天人傳揚,

  南方山中所生,旃檀香味風送。

  彎樹縱然抻直,遇濕又變彎曲,

  秉性劣者雖改,遇緣原形畢露。

  無有主見劣者,雖具功德無利,

  花根若有毒性,花美誰肯享用?

  旃檀柏樹二柱,撐椽能力相同,

  具有毅力貧富,辦事之時相同。

  受用地位雖同,做事方知人力,

  粗細相同之樹,抛水方知頭尾。

  智者處于異鄉,受到衆人恭敬,

  林中所生樹木,他地起木作用。

  棉絮爲風吹送,落入窪地之中,

  愚者到處漂泊,最終衰敗淪落。

  過患極易沾染,功德並非如是,

  樹中火焰易盛,水中之火難燃。

  二下劣者相處,終令自他遭殃,

  燧木相互摩擦,最終焚毀二者。

  縱是圓滿之樹,久存水中腐根,

  具足功德正士,亦爲惡友所毀。

  如二果樹嫁接,生出第叁種果,

  二位智者相處,産生前無妙智。

  依止樹木涼蔭,牦牛拔出樹根,

  依止惡劣眷仆,失毀所作善根。

  樹木頂戴之鳥,飛時灑下鳥屎,

  若依惡劣之友,終留劣迹而去。

  如何饒益惡人,無有報恩指望,

  木材恒時燃火,最終焚爲灰塵。

  具慧能力一人,成辦衆人所需,

  竹製一根弓弦,能作千箭之事。

  若不具足受用,種姓雖高無用,

  涼蔭需要時無,頂高有何利益?

  無有根本福德,積累無法除貧,

  樹幹離開濕潤,樹枝澆水何用?

  欲以利息增財,多數資本成空,

  砍樹移植他處,多數成爲枯樹。

  如同高高懸崖,其上所生芒果,

  于己于他無利,豐厚財物無用。

  欲求增長受用,施部分爲竅訣,

  欲令妙樹枝繁,修剪頂端爲佳。

  劣者積累不得,具福者施亦富,

  濕地砍樹亦生,種于幹地豈生?

  路旁樹之果實,遭受孩童石打,

  惡劣主人財物,多爲怨敵享用。

  福德淺薄之人,得財之時喪命,

  竹子頂端結果,乃是衰亡兆頭。

  爲味砍斷甘蔗,爲皮殺害狐狸,

  爲財殘害同伴,爲民反抗君主。

  樹木初需畫線,鋸後無法改變,

  事先需要考慮,事後懊悔愚相。

  偶因幸運成事,智者誰會傲慢,

  樹葉萎縮而臥,外道說樹具心。

  樹葉紛落路旁,受到衆人踐踏,

  無義閑言多者,遭到衆人輕視。

  劣人做事雖小,表功之聲灌耳,

  濕柴燃火極弱,黑煙彌漫房室。

  樹爲蛇纏一次,以後見時生畏,

  一次偷盜妄言,于彼恒生懷疑。

  荊棘雖銳若刺,山岩則毀尖端,

  大德以妒謗他,只會降低自己。

  非處過于柔順,濁世受衆人欺,

  皆稱棉花柔軟,衆人豈不做墊?

  樹木筆直雖佳,鞍木彎樹最妙,

  秉性正直雖好,佛言時爾含蓄。

  放無箭镞之箭,成請怨敵之使,

  若無勝敵之力,英雄稱號無義。

  過分慈愛親友,多成憎恨之因,

  過享甘蔗甜味,導致呃逆嘔吐。

  斧頭爲樹怨敵,然其柄端樹製,

  怨敵雖爲禍源,多數本爲親友。

  伐樹方法若錯,則將落于自身,

  過分危害怨敵,多成喪命之因。

  幹樹不能扳折,若觸濕潤堪能,

  仇敵若不馴服,善巧方便可調。

  日月不啓樂樹,美女觸根即綻,

  不懂善說劣者,有以呵斥調伏。

  媳婦喜愛美宅,遊客喜歡樂園,

  窮人羨慕僧人,慢者向往在家。

  生于林中猴子,果盡前往他處,

  衰時可愛之子,亦會逃往他鄉。

  茂密森林之中,鳥類自在盤旋,

  何處具足快樂,未招人亦聚集。

  精心保護樹果,枝葉自然生出,

  精勤行持正法,世間福德亦成。

  如是二規取舍,唯以樹之特點,

  诠示之此言詞,前無智者喜宴。

  喉間乳海之中,妙音天鵝起舞,

  彼之口中飛濺,滾滾善說浪花。

  今此論典依據,美名遍及漢藏,

  薩迦智者所造,薩迦格言而著。

  有時此論好似,義之門鎖一卡,

  喻之鑰匙一尺,然依根基而著。

  欲知二規取舍,勿觀喻之手指,

  且觀義之明月,則見稀有兔影。

  此造尼枸盧樹,種子成熟善枝,

  繁多鋪蓋十方,以此願利衆生。

  

此枝繁葉茂之木格言二規乃珍巴滾秋丹畢准美以所見所聞爲緣而于前往擦幹漫河途中隨憶而撰。

  

  譯于成都華西醫大

  二○○一年十一月一日

  注釋:

  佛子天鵝頭領,因依新湖被擒:釋迦牟尼佛與阿難尊者曾轉爲兩只天鵝首領時,依于寂靜處湖中,當時的梵施國王耳聞它們的稀有功德,設計擒拿,于是在一處悅意的湖中布網,請二只天鵝入內,兩只天鵝首領步入湖中結果被擒。

  驕傲恒河美女,匝胡怒而吞飲:傳說恒河原爲大自在天之女,她化爲恒河來到人間,分成七支流從岡底斯山經雪山流向大海,發出誘人之聲,結果擾亂了雪山上匝胡仙人的禅定,仙人一怒之下張口將恒河飲入腹內。

  傳說惡仙跳水,獅泉河成百溪:從前有一位名叫哦夏張的仙人,因子命絕身亡而痛苦萬分,系上金剛镢跳入獅泉中,獅泉水神驚恐之下分成一百條支流。

  天鵝爲水月欺,晝亦不食蓮根:天鵝去水中吃蓮花根時看見水中的月影十分害怕,從此白天也擔心水中有月影而不敢去吃蓮根。

  漂于梵天發中,恒河天女終出:梵天曾讓恒河女下至人間,她不願意前往,于是梵天將其收于自己發髻中千年之久(指天界千年)。最後才解開發髻放出恒河。

  如七水中最勝,源頭始于雪山:水共有七種由優至劣即雨水、雪水、江水、泉水、威水、樹根水。

  尼枸盧樹:盛産于南亞地區的一種香料果樹。意爲多足。此樹種籽僅相當于芥子的四分之一,每年生長一聞距(約250市尺)長勢旺盛。

  樂樹:即無憂樹。産于印度。傳說陽光照射此樹不開花,美女足一接觸便開花,大自在天嫌棄的一位王妃苦行時所在的那棵樹,因能滿足天女之願望而得名。

  

《水木格言》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沙彌五十頌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