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教育的真谛在心靈的成長

  

教育的真谛在心靈的成長

  

梁乃崇教授

  

目前我們的教育是偏頗的。在教育的過程中,不管是老師、家長、學生還是政府,焦點都放在教育的表相上,完全以考試成績的優劣,或取得文憑證照與否,來斷定該生學得好不好;沒人檢查他的能力是否提升了?他的內心是否更成熟了?

  

最近,聽說有一個小學二年級的孩子,父母非常重視他的教育,所以什麼都讓他去補、去學,已經有小學五年級的程度。他的父母是如何觀察他的程度?就是透過各種考試,他都及格、通過了。有人看過這個孩子的考題,覺得很深,但他都會作答;但是如果進一步問他題目、答案到底是什麼意思?他卻完全不懂,只會考試作答。那些問題以小學二年級的程度是不應該懂的,而且也確實根本不懂,但他卻會作出正確的答案。

  

爲什麼會發生這種怪事?就是因爲我們所有的教育檢查點,全都放在教育的表相上,沒人檢查孩子的內心、能力是否提升了。長此以往,這些孩子就會變成考試的機器,不論題目多難,家長、老師、補習班都有辦法讓這些孩子能夠通過。但是通過就代表他們受到教育嗎?我們的教育究竟在教導孩子什麼?當這些孩子長大了,所有的考試都通過了,他們就有能力了嗎?如果現實環境的考題改變了,他們還有能力回答嗎?一定沒有!這樣的教育,到頭來都是一場空!我們花了那麼大的力氣,到底在做什麼?想一想實在很恐怖!教育的發展如此偏頗,再不調整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由此可見,我們的文化太向外馳求,太注重表相,把表相當作一切的基礎,事實不是這樣!這些分數、考題、證照全部都是外貌,爲什麼不把這些和每一個人內心的能力及內容關連起來呢?爲什麼要忽視心靈層次的東西呢?佛法已經覺得我們的識心都不夠好了,應該要追求菩提心;教育界卻連識心都不要了,只要表相。要知道這些表相是六塵,是純粹的被知,都是被動的,沒有主動權。我們把教育完全放在沒有主動權的表相上,所教育出來的人懂得主動嗎?會有主動的智慧嗎?——教育偏頗到這種程度,實在很糟糕!

  

圓覺宗常鼓勵大家以境驗心,你的境跟你的心是相關的,你的心主導你的境。雖然被你看到的是外面的境界,但是你可以用外境來對照你的心,就能知道怎麼樣可以讓你的心越來越進步、能力越來越好、智慧越來越高、越來越會解決問題。——像這樣,能讓你的心靈成長,才是教育的真谛。

  

教育絕對不只是一堆分數或一疊文憑,那是死的東西,一點主動的力量都沒有,更不要講有什麼願力了。現在的教育,把小孩都變成廢物,實在太可怕了。這種錯誤的價值觀——外面的境界才有價值,內心是沒有價值的,應該是從唯物論出來的。

  

看到社會出現這麼嚴重的偏差,我只能告訴各位:對你們的兒女、學生好心一點,不要助纣爲虐。當然,如果我們學會「以境驗心」,有了這個能力,即使教育體系已經變成這樣,我們仍然可以走自己的路,避免傷害發生。(摘錄整理自2003年1月5日連線法會)

  

關鍵字:教育 價值觀 心靈成長 表相 能力 智慧 以境驗心

  

資料整理-憶玫、滿妹

✿ 继续阅读 ▪ 檢驗修行的指標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