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修行之4:
叁個檢驗修行是否正確的標准
梁乃崇教授
當一個人走享受修行這條路時,在修行的過程中,有叁個簡單的標准可以辨認所走的路是否正確:
第一個標准是「慈悲」:我們要觀察自己是不是愈來愈慈悲、平和。如果心中還有許多計較、怨恨和不平,那就不對了,就沒有在享受修行了;當你的心是寬廣、慈愛、溫暖、平和的,那就對了,就是在享受修行了。所以可以用是否慈悲來做檢查的標准。
第二個標准是「明白」:我們也要觀察自己是不是愈來愈明白。如果對很多事情都不懂,有很多的疑惑存在,那就是不明白!這樣的狀況,就像《金剛經》裏所說的:「如人入暗,則無所見。」因爲心中一「有所住」,那就是卡住了、執著了,于是眼睛就被蒙住了,黑漆漆的,什麼都看不清楚,這樣就不對了。所以只要覺得自己愈來愈明白,這樣就是走對了。所謂明白,就是代表有智慧;不明白、看不清楚,就是愚癡。所以只要心「無所住」,即如《金剛經》所說:「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就像在太陽光的照耀下,什麼都看得清清楚楚,這樣就是明白、就是有智慧。所以只要愈來愈明白,就是做對了,就是在享受修行了。因此明白與否,也可做爲一個檢查的標准。
第叁個標准是「自在」 : 我們還要觀察自己是不是愈來愈自在、愈來愈輕松。如果覺得放不開、擔子很重,那就不對了;如果覺得輕輕松松、自自在在的,那就對了。因此是否自在,也可以做爲一個檢查的標准。
所以,如果一個人能善用自己的Feeling,循著直覺來行事,並常常以是否慈悲、是否明白、是否自在,這叁個簡單的標准來勘察自己、檢驗自己,就能知道自己是否已走在正確的修行路上,或是否已懂得如何享受修行了!(摘錄自《享受修行》)(滿妹摘錄、整理)
關鍵字:標准 慈悲 明白 自在 Fee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