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修行之7:
化瞋爲成所作智
梁乃崇教授
該如何解我們的瞋心?
用欣賞、贊美可以解除自己的瞋心,當然,別人的瞋心連帶的也會被你的笑臉所攻破、消除了。此外,也可以培養自己寬恕的心,增加寬恕的能力,瞋恨就會漸漸的消除。如果一個人已經窮凶惡極,不知從何欣賞他,那我覺得用寬恕也很好。有欣賞、贊美的習慣是可以消除瞋心的,但是有時在面對瞋恨心時,寬恕更容易做。在瞋恨的時候,心是很緊的;當我們的心調到能寬恕的時候,即使面對惡劣的、不公平的狀況,我們的心都會松掉。心一松掉,瞋恨心就會淡化,漸漸就能夠消掉了。然後再來練習欣賞、贊美,就比較有效,欣賞、贊美的心就會讓你的瞋恨心徹底的消除,但在程序上要先用寬恕。
這裏還必須說一件事,瞋恨心並不是一無是處的,是可以拿來用的,可以轉的,可以轉瞋恨心爲「成所作智」,因爲有時候憤怒、生氣是有用的,可以消除很多不好、不正常的狀況,是可以成就事情的,像《孟子》裏說的「文王一怒而安天下」。
從瞋恨心的源頭來看,最開始是分別心,之後在某種狀態下演變,又變成了所謂的不平,就是發覺了不正義、不公平,然後就會生氣、不滿、憤怒,也就是起了瞋恨心。這個狀況的瞋恨心是可以拿來用的,但是要先檢討自己是否真的正義?如果經過了反省,確實是正義的、公平的,那你運用瞋心時,瞋心就被你轉成「成所作智」了,這個世界就會真的增加了正義;如果不能這樣自我檢討,那「瞋」還只是「瞋」而已。之所以能這樣轉,是因爲瞋來自對不平、不正義的反抗。
佛法是很偉大的,不只能把瞋恨心化掉,還能用它,化腐朽爲神奇,把瞋化爲「成所作智」。
(摘錄整理自2003年12月7日連線法會)(憶玫、滿妹整理)
關鍵字:瞋恨心成所作智寬恕欣賞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