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生死大事之4:生活中的如來和善逝

  

生死大事之4

  

生活中的如來和善逝

  

梁乃崇教授

  佛的十個尊號裏有一個是「如來」,就是生的自由;另一個是「善逝」,就是死的自由,也就是能夠好好的結束,而結束之後,能夠好好的重新再來,那就是「如來」。

  其實在我們平常生活中就常有「如來」和「善逝」的狀況;並非成佛才是「如來」,取涅槃才是「善逝」。舉例來說,如果不會善逝,就好像懷胎不生,那就麻煩了!又像請客吃飯,吃不完不准走,那就累人了!來也自由,去也自由,來去都自由就是解脫自在。如果在生活中沒有辦法來去自由,沒有辦法把舊的結束,重新開始,那就是沒有做到「如來」與「善逝」了;如果日常生活中連這個都沒有做到,就更別奢談什麼修得多好了,那不是毫無意義了嗎?所以我們在生活當中就在修行,就在練習「如來」與「善逝」。

  也有人說,對于自己可以安排的事情比較容易掌握「如來」與「善逝」,但是對于突如其來的狀況,像是親人意外的生離死別,心中難免驚慌失措,怦怦跳得厲害,這時該如何面對?一樣啊!那就讓意外、讓怦怦跳「善逝」就好了!也就是要「知而勿隨,亦不壓製」。如此,妄心自然止息,恢複清淨。

  還有人問:「自殺算不算善逝?」不算!這就好像大學要念四年才畢業,但是他沒念完就被開除了,這不是善逝,是惡逝,因爲還沒有到該結束的時候。「生」,要生得其時;「死」,也要死得其所,結束也要結束得恰當。一件事情要怎麼開始,以後要怎麼收尾,都是很重要的。(憶玫、滿妹整理)

  關鍵字:死 生 自性 佛性 如來 善逝 入世 出世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